緊跟白酒龍頭提價步伐
晉育峰指出,從投資角度看,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沱牌舍得、古井貢、口子窖等上市公司受到關注;但站在更廣闊的行業角度看,次高端白酒市場主要是洋河股份、郎酒、劍南春、汾酒之爭。緊跟著白酒龍頭的提價步伐,進入2017年,幾大次高端白酒巨頭也開啟了漲價節奏。
1月5日,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下發《關于紅花郎系列產品及郎牌郎酒價格調整的通知》,對紅花郎系列產品以及郎牌郎酒出廠價格進行全面調整,其核心單品出廠價上漲幅度為10%。同時,劍南春水晶劍實際出廠價每瓶提高10元,煙酒店的成交指導價提高到370元/瓶。
1月20日,沱牌舍得營銷公司發布了價格調整通知,對52度、38度和42度舍得酒的供分銷商及終端渠道價、團購價、分銷商及名煙名酒店團購價進行了提價。
2月28日,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再次下發價格調整的通知函,3月1日起調整紅花郎系列核心聯盟商價格。2月25日起,紅花郎系列產品正式執行2017年新調整后的出廠價格,青花郎取消所有配贈政策。
對于郎酒等企業的提價,有酒業人士指出,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對于名酒企業而言是難得的提價窗口期,目前銷售業績已經完成,預付款充足,又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為次高端白酒企業提價創造了機會。
但次高端漲價和去年高端白酒的漲價模式不同。有專家分析指出,郎酒和劍南春都算次高端的霸主。現階段茅臺、五糧液價格上去后次高端也有了提價的動力;這些產品前幾年多被擠壓,市場運作比較謹慎,同時漲價也是維持品牌地位的需要。
此外,各類原材料的上漲也是酒企提價的原因之一。經銷商期望漲價,市場原料漲價等創造了漲價的氛圍,高端、低端品牌漲價給次高端創造了漲價環境。隨著次高端價格空間擴容,可能引發新一輪次高端品牌的漲價潮。
在漲價的同時,為搶占此輪發展機遇,多家次高端白酒企業在規模提升和渠道建設等方面紛紛發力。
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指出,2016年郎酒市場尤其是中高端產品進一步恢復,同時,對中低價產品進一步清理,減少產品,單品控制在20個以內。2016年 郎酒集團做了重大調整,將與酒有關的產業全部整合到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準備。郎酒集團計劃郎酒股份在2019年上市。
劍南春2016年提出了“百億”目標。水井坊則大力推行新的模式,直控3000個核心終端門店,原本14個扁平模式市場在2016年已有12個轉化為新的模式。隨著白酒行業回暖的趨勢明朗,次高端白酒從“保份額”進入到“搶份額”的貼身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