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公子”吃山珍喝內供酒的新聞在近期火了一把,使得看客們又對“內供酒”這個事兒指指點點。作為有點兒行業(yè)嘗試的人,一眼就看出來著這幾瓶所謂“內供酒”、“專用酒”不過是嘩眾取寵的營銷噱頭,酒質也是不敢恭維的。何況國家工商總局早就明令禁止所有商品不得使用“內供”、“專需”等字樣。
所謂“內供酒”,在歷史上曾經大行其道,在國家有關部門幾次三番整頓之后,依然不見絕跡。而且諸如“內供”的現(xiàn)象在許多行業(yè)都曾普遍存在。
“內供”,顧名思義,是專供于有關部門的商品,理論上是區(qū)別于市場流通的酒。譬如某個機關、企業(yè)為了接待客戶需要,與某酒廠定制了一瓶酒,并且定制了專門的包裝。這跟我們?yōu)榱思o念某件事情而專門找酒廠去訂購一批定制酒,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本無可厚非。而且定制酒業(yè)務在各酒廠長期存在、業(yè)態(tài)成熟,不僅可以定制包裝,還可以定制品質、口感、價格等。
所以,“內供酒”肆行于市場,本身并不符合市場營銷的基本規(guī)律。但“內供酒”在市場上卻有相當大的需求空間,而滋生這一需求的,正是中國延續(xù)了幾千年的官本位思想,認為優(yōu)秀的人就應該去當官,認為凡是供給官家的必定是最好的。所以,這一需求本身有扭曲的一面,但同時也說明消費者對于高品質商品有很強烈的需求。
不過,”內供酒“的市場歷來魚龍混雜,許多不法經營的小酒廠、小酒商肆意捏造概念,以次充好,低質高價,欺騙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如“穿山甲公子”喝的酒,顯然屬于此類。所以,建議廣大消費者,珍愛健康,遠離“內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