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劇里,葡萄酒經常要套上一只紙袋?
為什么在日本,倒清酒要倒滿到酒都溢出來?
為什么冰酒的酒瓶要做成細長型?
這些看似奇奇怪怪的酒現象背后,到底怎么回事?今天,咔嚓君就來說說~
為什么日本倒酒,要倒滿到溢出來?
我們通常說倒酒倒茶都是七八分滿,為什么去到了日本,倒清酒,卻要倒滿到溢出來呢?
在現代看來,這是商家的“經濟頭腦”——
首先,這是一種樂趣,裝清酒的小杯下方,通常由一個小木盒或玻璃盒(叫做枡,masu)盛著,滿溢出來的酒,都會裝在里面,而里面的酒也是可以喝的(內外都會清洗干凈,消毒)。你可以先喝完清酒杯里的酒,再喝枡(masu)里的酒;也可以先喝枡里的酒,再喝清酒杯里的酒。
其次,這是一種體驗。想象一下,你點了一小杯酒,商家一直給你倒,哪怕酒杯都裝不下了,還一直倒,這種誠心誠意要多給你一些酒的感覺,是不是很感動?
此外,因為清酒大多都是喝冷的,倒多了在枡(masu)里的酒可以讓清酒杯里的酒溫度升高得沒那么快。
最后,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清酒的售賣雖然有一杯一杯的價格,但是商家計價,一般是按“一合”的方式計算,一滿杯清酒杯的酒只有八成的“一合”清酒含量,為了足夠“一合”,就會倒溢出來剩下的兩成。
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傳說在日本江戶時代,日本酒產量少,價格貴,只有上流社會(如皇宮貴族和一些富人)才能喝,所以他們炫富的手段之一,就是倒酒時候,讓酒溢出來,表示我很有錢,浪費一些酒也無所謂。當然,現在日本酒的價格越來越親民,而且產量也大很多了,現代人已不需要通過倒滿杯酒來炫富了。
那么,這樣的習俗,是日本人都有的嗎?或者說,只要喝的是日本清酒,就需要這么做呢?
不一定。在傳統的日本料理店,如果點一杯的清酒,你會受到這種待遇;如果點的是一瓶或一壺,則不會。并且,無論在不在日本,如果你換地方喝清酒,例如去西餐廳,那么,你是不會看到有人這么倒清酒的。
除非你強硬要求下,很大程度上可能,也不會這么倒酒給你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