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當英雄,就喝干邑。”這是法國的一句諺語。自古以來,干邑一直被人們賦予英雄的氣概,或許因為其濃烈的風味只有英雄才能駕馭吧。下面佳釀網小編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與干邑結緣的英雄。
要說與干邑最有緣分的英雄,當屬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他出生于干邑小鎮,23歲榮登法國皇帝寶座,繼位后免除了干邑鎮居民的苛捐雜稅。釀酒歷來是重稅,免稅極大地促進了當地酒類貿易的繁榮,而真正意義上的葡萄蒸餾酒, 也是在他執政期間誕生的。在干邑小鎮以他命名的街道、咖啡店比比皆是,干邑小鎮的中心現在還矗立著他的雕像,由此可見干邑人對這位開明君主的熱愛。
弗朗索瓦一世的開明主要在于將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思潮帶到了法國,他在盧瓦爾河修建了法國最大的城堡——香波堡,此外,他還主持修建了楓丹白露宮和盧浮宮。他鼓勵所有藝術家來法國居住和創作,達芬奇就是在他的邀請下來到法國,隨后創作出《蒙娜麗莎》的。
另一位與干邑的結緣的法國皇帝當數拿破侖了。干邑按照年份劃分,大概有VS、VSOP、XO、Extra、Napoleon(拿破侖)。此拿破侖并非指的是橫掃歐洲的拿破侖一世。19世紀70年代,干邑遭遇了歷史上最為慘烈的葡萄根瘤蚜害,葡萄園摧毀殆盡。酒商只好把在此之前拿破侖三世期間的干邑拿出來銷售,這些酒質量上乘,庫存有限。當人們在酒館招呼酒保“給我一杯拿破侖”時,實際意思是“來一杯拿破侖三世期間的干邑”。久而久之,“拿破侖”就成為了老年干邑的代名詞。大家熟知的拿破侖一世喜愛香貝丹葡萄酒,而他的侄子拿破侖三世卻衷情干邑。如今,在干邑小鎮附近還有一個宏偉的拿破侖三世生平博物館。
喜歡干邑的還有丘吉爾,確切地來說是亞美尼亞白蘭地。當丘吉爾被問及長壽秘訣時曾介紹到:“按時吃飯,抽夏威夷雪茄,喝亞美尼亞白蘭地”。你很難想象作為一個親法的政治家怎么可能接受前蘇聯提供的白蘭地,這里還有一段軼事。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之時,盟軍三巨頭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于雅爾塔討論戰后世界格局的劃分,與會期間斯大林給丘吉爾贈送了一批亞美尼亞DVIN白蘭地作為禮物。此后丘吉爾定期都會采購一起DVIN,這還產生了一些風波。因為DVIN其前身是舒斯托夫父子公司,1917年俄國革命后被收歸國有。后續訂貨時丘吉爾執意稱該酒為舒斯托夫干邑,蘇聯則耐心地糾正為“前舒斯托夫的干邑”。這一口水仗一直打到了冷戰的開始。
另一個與干邑結緣的英雄當屬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歐洲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將軍,據說他與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討論法國諾曼底登陸計劃時,親手打開了一瓶法國萊奧妮1858單一年份干邑與丘吉爾小酌,其后在法國開辟的第二戰場也如同干邑的開啟一樣順利。有了這個傳奇故事,2011年上海一瓶萊奧妮1858年份干邑拍出了156760美元的天價,刷新了吉尼斯世界最貴干邑的記錄。
爾后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在其67歲生日前夕,法國為感謝二戰中美國對法國人民的恩情,用專機將兩桶1890艾森豪威爾生日年份的干邑運到了華盛頓, 并舉行隆重的獻酒儀式。2名英俊的法國青年,穿著王宮衛士禮服,伴隨著《馬賽曲》,舉著酒桶步入白宮。頓時,掌聲雷動,歡呼雀躍。贈酒儀式被媒體大肆報道 后,在美國刮起了一股”法國干邑”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