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的白酒市場,沒有煙花漫天,也沒有涕泗橫流。在整個行業的努力下,白酒行業在消費回歸路上日臻佳境。 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前夜,已有不少商家在展望,希冀于這一旺季能搶回此前失去的市場份額。那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當下商家生存狀況究竟如何?他們關注的是什么?通過當前的廠商合力,能否在搶抓下半年市場中,實現銷售破局?微酒記者進行了調查。 此次調查,微酒記者采用了問卷與采訪形式進行。其中,網絡問卷收回1539份。
參與此次調查的商家分布為:
省會城市625人(占比41%);
地級市466人(占比30%);
縣級城市329人(占比21%)。
鄉鎮及其他119人(占比8%)。
年銷售規模為:
500萬以下為371人(占比27%);
500萬-2000萬為416人(占比31%);
2000萬-5000萬為314人(占比23%);
5000萬-1億為196人(占比14%);
1億以上為68人(占比5%)。
問卷調查中,經營一二線名酒與區域名酒的商家參與人數最多,占比達到69.05%。其中,經營產品價格區間在50-200元占比33.33%,200-400元占比18.75%,400元以上占比39.58%,8.34%商家主要經營50元以下產品。
對于當前白酒消費市場生態,微酒記者梳理如下。
01、低端酒受損最小,次高端恢復是持久戰
在“疫情對您代理的哪個價位產品影響較大?”中,有420名商家投了“200-400元”(占比27%);419名商家認為是“50-200元”(占比27%);360名商家選擇了“400-800元”(占比23%);279名商家認為是800元以上產品(占比18%);61名商家選擇了50元以下產品(占比3%)。
“低端酒周轉周期短,自飲比例較大,因此受損較小。”成都一位煙酒店老板告訴微酒記者,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鋪貨的低端酒商家,在該價格段或許有更多的收獲。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受損最嚴重的價位段集中在次高端附近,其中一半以上商家選擇了200-800元價位段。有商家向微酒記者透露,截止目前,宴席與常規的商務宴請市場依舊未恢復至正常狀態,預計次高端消費回歸是一場持久戰。
02、兩成商家逆勢增長,利潤較營受損面更大
在“和去年同期比較,您今年銷售業績變化是?”中,243名商家表示業績增長10%-40%,109名商家表示業績增長40%以上;836名商家表示營收同比減少10%以上,621名商家表示業績同比減少10%-40%,214名商家表示業績同比減少40%以上;有353名商家、占比22.81%表示基本和去年持平(營收增減幅度在10%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在凈利潤調查一欄,商家普遍認為今年利潤受損面大于營收。
具體情況為:712名商家認為凈利潤減少了10%-40%;210名商家表示凈利潤減少40%以上;314名商家表示基本持平;228名商家凈利潤增加10%-40%。值得注意的是,有75名商家表示凈利潤增長在40%以上。
總體來看,有6成商家表示凈利潤同比虧損在10%以上,而其主要原因則是消費場景的不可逆損失。在采訪中,微酒記者遇到了一位凈利潤增長40%以上商家。
他認為,逆勢增長的秘訣在于先發制人,其凈利潤增長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在搶抓疫后市場中全渠道出擊;二是抓住醬酒熱機遇重點突破;此外,逆勢增長與商家營收規模、資金實力、渠道關系也有關系。 03一成商家動銷完全恢復,過半商家恢復不到8成 在“目前動銷恢復至去年幾成?”問題中,僅一成商家(186人,占比12.09%)表示動銷恢復至去年水平。動銷恢復至去年9成及以下的情況分別為:恢復6成以下379人,恢復6成242人,恢復7成208人,恢復8成332人,恢復9成192人。
從實際情況來看,白酒行業市場動銷局面難言樂觀,超過一半商家動銷恢復在8成及以下,而這基本成為營收與凈利潤同比減少的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生命線,一二線名酒價格線保持了穩定甚至小幅上漲的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業的強抗風險能力。 04四成商家庫存3個月以上,中秋備貨承壓 當問及目前庫存情況如何時,595名商家表示當前庫存3個月以上,430名商家表示庫存在2-3個月,327名商家在1-2個月左右,187名商家表示庫存在1個月以內。
當前正是中秋、國慶備貨的節點,庫存3個月以上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上游酒企在旺季營銷戰中高度承壓。除此之外,3成以上商家庫存在兩個月之內,情況比較樂觀。 在采訪中,一位重慶商家對微酒記者透露,庫存積壓較多的產品主要是非名酒以及貼牌定制產品,尤其是渠道、關系驅動屬性較強的產品,深受消費場景損失而走弱。 需要注意的是,庫存反映著商家中秋、國慶備貨問題,此外,商家資金也成為制約備貨動力的重要因素。 在中秋旺季備貨情況中,677名商家表示正在觀望,備貨壓力大,占比超過4成;592位商家認為“庫存合理,資金充裕,積極備貨”,有270名商家則表示“庫存較小,資金緊張,備貨壓力大”。
05預期喜憂參半,商家這樣看全年業績 在全年業績預期問題上,785名商家表示“疫情影響較大,營收同比去年下滑”,566名上家則認為“消費升級與疫情影響抵消,營收與去年基本持平”,188名商家則認為“下半年補償性消費,營收同比增加明顯”。
整體來看,有一半左右商家對今年業績受損蓋棺定論,但同時,在采訪中,不少商家表示歷經了這場消費“大劫”,名酒的廠商關系、營商環境、渠道網絡、利潤分配等模式都有了新的進步,這對后續經營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 商家對酒業未來的樂觀體現在“疫情對酒行業的影響”評價上。
在對行業預期上,僅296名商家認為“長期性影響,未來酒業總量將進入緩慢下滑趨勢”。其余1243名商家則認為酒業依舊是發展中行業,其中,699名商家認為“階段性影響,目前消費市場已基本恢復,未來持續向好”;381名商家認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挑戰中蘊藏機遇,影響在于企業怎么應對”;162名商家認為“階段性影響,目前消費市場已基本恢復,未來持續向好”。
整體來看,商家們對酒業未來喜憂參半,但疫情加速行業分化基本得到大家共識。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經濟并未完全恢復,消費疲軟依舊存在,酒業要想在大環境中大放異彩,需要跑空所有血槽,打盡每一顆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