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8日晚間迎駕貢酒年報的出爐,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全部披露完畢。而2016年一季報也已有17家公司披露。其中多家酒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增長。有業內人士表示,白酒行業復蘇跡象明顯,但酒企分化也較為突出,高檔白酒增速驚人,而中低檔白酒卻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
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年報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水井坊、酒鬼酒、皇臺均實現扭虧為盈,有望摘掉“退市風險警示”的帽子。年報顯示,水井坊、酒鬼酒、皇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5億、6.01億、1.05億,分別較上一年增長134%、54.76%、82.51%;凈利潤分別為0.88億、0.89億、0.06億,均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脫帽指日可待。
在2015年年報的酒企中,只有沱牌舍得和金種子兩家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雙降。沱牌舍得對于營收利潤都出現下滑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積極幫助經銷商消化庫存,控量保價,酒類產品銷售量減少;另外公司進行了營銷機制改革和產品體系的調整,對產品的銷售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金種子2015年營業收入下降16.74%,凈利潤下降41.19%,下滑幅度較大,但是金種子酒并未在報告中作具體解釋,不過公司前兩年的年報均把責任歸咎于“產品結構的調整,中高端白酒銷售比重下降,從而導致白酒銷售額減少”。
除了這兩家酒企之外,還值得注意的是迎駕貢酒營業收入下降,但凈利潤卻增加。對此迎駕貢稱主要是產品結構調整,中高檔白酒占比提高,綜合毛利率上升所致。
根據年報顯示,茅臺、五糧液、洋河這幾大知名酒企在業績方面均表現不俗,其營業收入分別為326.6億、216.59億、160.52億,凈利潤分別為155.03億、61.76億、53.65億,其業績表現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也反映出中高端白酒復蘇跡象明顯。
對于2016年一季報,在已披露的17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青青稞酒營收、凈利雙下降和順鑫農業凈利潤下滑外,其他酒企均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長。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青青稞收購中酒網失利,中酒的虧損繼續拖累整體業績,致使其年報營收微增且一季報下滑。茅臺和五糧液在一季度業績就表現出不俗,分別實現了99.89億和88.26億的高營收。而洋河、瀘州老窖和古井貢也延續了2015年高增長的態勢。
關于2015年年報和2016年一季報,業內人士表示,這是行業觸底反彈的一種表現,這個過程是去產能、去泡沫化的過程。隨著行業調整的進一步深化,市場正再逐漸向知名酒企集中和靠攏,未來酒企分化會越來越明顯,白酒行業也正逐步走向常態化。隨著供給側改革和消費需求升級,白酒行業整體未來仍是結構調整,同時行業洗牌加劇,高端擠壓中端,大的擠壓小的,收購、兼并、重組、混改和轉型將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