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稱,現用濃香型國家標準GB/T10781.1-2006將在2022年4月1日廢止,屆時新的濃香型國家標準GB/T10781.1-2021將開始實施。
據了解,新版與舊版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1、修改了標準名稱;
2、修改了濃香型白酒的英文名稱;
3、增加了引言;
4、修改了濃香型白酒的定義;
5、增加了酸酯總量的術語和定義;
6、酒精度調整為:高度酒:40%vol<酒精度≤68%vol;低度酒:25%vol≤酒精度≤40%vol;
7、修改了感官要求;
8、理化指標增加了酸酯總量和己酸+己酸乙酯;
9、修改了理化指標:按產品自生產日期一年內和一年后分別進行要求;
10、增加了附錄A 白酒中酸酯總量的測定方法和附錄B 白酒中己酸含量的測定方法。
那么與舊版本相比,本次新版本又有哪些變化值得關注呢?
第一,白酒產品標準在名稱上發生重要變化,從“XXX香型白酒”變化為“白酒質量要求 第X部分:XXX香型白酒”,比如濃香型白酒標準名稱變化為“白酒質量要求 第1部分:濃香型白酒”,名稱的改變意味著以后的白酒香型標準由于缺乏對安全指標的要求而不能單獨作為產品標準。
第二,在各個香型白酒的定義上,從原料、糖化發酵劑、發酵容器、外源添加限制等方面突出傳統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藝特征,同時將“白酒”英文翻譯為“Baijiu”。
第三,在香型白酒按酒精度分為高度酒和低度酒的界定方面修訂了過去存在的分界酒度上界定不清楚的問題。
第四,基于對貯存過程白酒酯類水解的考量,通過將總酸、總酯合并計算為酸酯總量的方式,相對有效地降低了水解造成白酒總酯檢測不合格的情況。 第五,采取措施逐步消除“酒精”、“勾兌”對行業的影響。在新的標準中,對于白酒允許使用的酒精加以限制,要求糧谷釀造食用酒精才能使用,同時在各個香型白酒的定義中以“勾調”替換“勾兌”,以讓消費者正向認識白酒。 “該標準的出臺對不少企業來說可謂是期盼已久。”有行業專家向微酒記者透露,新版濃香國標早在多年前便已提交,后因種種原因一直到今年才正式發布。該標準的出臺對濃香型酒企來說屬重大利好,有力的促進了濃香型白酒的發展。
該專家表示,比如標準里,濃香型白酒被新定義為“以糧谷為原料,采用濃香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經泥窖固態發酵,固態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不直接或間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發酵產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質的白酒。”就強調“濃香大曲”、“泥窖”等關鍵點,從而突出傳統濃香工藝的特征。
同時,該專家還認為,對老酒收藏來說該標準也是一大利好。“白酒在儲存過程中因水解等問題往往容易造成白酒總酯檢測不合格的情況。但實際上這是酒類產品都會遇到的問題,并不影響產品的安全飲用,只是在風味口感上有新的變化。新標準的出臺,為老酒收藏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參考依據,對以后老酒發展具有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