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在其中發現了商機,但是直播帶貨的本質是電商行為,由于監管部門、對其實際運營模式不夠了解,其出現的問題仍然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普遍問題,因此帶貨出現的糾紛比比皆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維權追責更是不暢等諸多問題困擾著傳統生產業在新模式前徘徊。今年3月15日當天,央視新聞客戶端直播了《新聞1+1》欄目更是公布數據顯示,線上直播帶貨不合格率高達40%。一方面是多元市場需求下的直播帶貨的欣欣向榮,一方面是直播背后存在著的“不明真相”。在這樣的利弊之間,酒水行業的將如何取舍?
事實上網絡購酒并非什么新鮮的話題,而是直播主的介入,讓這場本就是買賣雙方的單純游戲,又多了一個NPC(工具人)的參與。而網絡主播與酒水銷售,一切是必然卻又有著幾分“意外”。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酒行業短暫慌亂,有人預測廠家會降價銷售,還有人準備旺季拋貨。越來越多的模式與話題,都在嘗試與這個傳統行業接觸,試圖嫁接出更優秀的產物,網絡直播帶貨這一熱門的話題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嘗試產物之一。2020年3月,酒仙網推出抖音賬號“拉飛哥”,10個月積累獲得410萬粉絲關注,年度銷售額達4億元,刷新了很多傳統渠道商和電商的認知。
但是想要拷貝或者復制直播帶貨與酒業銷售掛鉤,取代傳統酒商呢是否可行?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拋去網絡銷售存在一定的售后問題等因素,單是直播帶貨KPI,就需要有一個轉化期。
要想使直播帶貨更多,前提是你的流量池足夠大。但是,現在粉絲多的基本都在幾家大平臺手中。換個角度看,直播也是流量入口,也是引流的工具。一方面是直播平臺越來越多,流量獲取越來越貴,頭部網紅價格越來越高。而且,頭部網紅就那么多,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不同的平臺,流量不同,內部政策不同,中間的手段和策略都各有各的套路。而沒有流量的主播,也只能慢慢培養,想快也快不起來。
同時,酒水是社交屬性產品,直播過程是非常需要情緒調動和現場互動的,而酒類產品現場互動比較難,即便主播現場品嘗,也是很難有共鳴。何況,酒類直播是不允許現場喝酒的,也在客觀上限制了酒類直播。
再有就是文化及品牌價值傳導問題。因為酒水是文化商品,不做文化宣導就難以進行情緒互動和情感共鳴。單純賣產品是很難得到銷量,這是和其他商品的不同之處,否則就會導致場景單調。同時,目前大眾熟知的頭部網紅本身都不是酒水行業專家,所以他們的共情消費很難得到大眾認可,因此便需要廠家、專家來協助。所以,酒水行業直播帶貨,是要制定正確的策略。
我們說回網絡直播存在的弊端,就是后期產生糾紛責任方將如何承擔。所以這需要從產業源頭進行規范,但小編認為,這絕非網絡平臺一家責任,也需要酒產業參與其中。想要與一個產業渠道快速融合,絕非借力,而應合力。事實上,網絡直播帶貨已有越來越多的產業集群在發展,在去年,作為產區代表的瀘州率先開始在瀘州市納溪區直播產業園里啟動全國網絡直播基地(中國·酒街)。園區建設初衷便是考慮帶動納溪農特產品、旅游商品走出瀘州,通過建設酒城瀘州獨具特色的酒街文創、消費體驗街區,形成高端白酒、本地白酒等千億白酒產業品牌推廣窗口,助推瀘州白酒產業的發展。通過政府部門的監管,保證產品質量。同時,直播產業園是集主播培訓、孵化、帶貨為一體的基地,這個職能鑒定中心的作用就是能夠把帶貨直播變的更專業、更規范。
這不僅增加了當地產業多元推廣,更增加了就業機會,同時也讓白酒這種靠傳統體驗式的產品揭破束縛,獲得新發展。相信未來,直播帶貨會以更規范與系統的模式,為白酒消費市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