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919酒類直供發布股票發行認購公告,擬增發股票854萬股,融資3億元。記者了解到,此次增發股票,對于1919酒類直供并非首次,去年11月、12月,1919兩次非公開定向發行股票145.7491萬股,募得6490萬元。無獨有偶,酒仙網也在創立的6年中共獲得7輪融資,共計14億元,7月底完成G融資5億元。目前,酒仙網已經迅速開啟新三板掛牌進程,積極奔赴資本市場。
近幾年,白酒市場進入下行通道,酒水電商卻一反常態高歌猛進,融資、升級、擴張。但是,對于白酒行業來說,電商渠道一直扮演著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綜觀國內的酒類電商,看起來發展很快,事實上,卻深受資本控制,還與酒企存在矛盾,可謂是步步驚心。”從事電商運營多年的鄧峰這樣告訴記者。
資本角逐酒類電商上演燒錢大片
對于擬融資3億元的大手筆,1919酒類直供董事長楊陵江透露:“主要基于改善股東結構和準備大筆供應鏈資金。”他表示,中信、天弘基金等對公司能夠實現戰略目標的資本進入,可以有效調節內部結構,更有利企業的未來發展,此外,公司與上游企業的關系也有了突破,此次融資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準備資金。
7月31日,酒仙網遞交掛牌新三板文件,在登陸新三板的進程中,酒仙網較1919酒類直供落后了一年。記者獲悉,2014年酒仙網毛利潤4.07億元,但是依然虧損2.87億元,今年一季度虧損為5329萬元。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解釋稱,目前的虧損屬于“戰略性虧損”。鄧峰分析:“酒類電商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搶地盤、搶流量都是要花錢的,誰能把故事‘講好’,拿到更多資金,未來就很有可能占據一席之地。”“酒類電商的競爭已經成為紅海,拼的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和模式,而是資本的角逐,與之伴隨的則是準入門檻的大幅度提高。”業內人士張靜表示,未來線上流量將會向主要的電商平臺集中,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情況。但可以確認的是,如果沒有資本注入,酒類電商確實很難發展,而酒仙網如此急于上市,無疑也是因為對資本的迫切追求。
價格矛盾酒企電商亦敵亦友
“電商平臺如果沒有價格優勢,消費者很難接招,但如果打價格戰,不僅使電商市場混亂,更會波及酒廠的利益,所以說電商和酒廠之間的矛盾是很難調和的。”從事電商多年的鄧峰這樣告訴記者。
7月下旬,洋河股份以一紙通知宣布封殺1919酒類直供,隨即1919酒類直供以“史上最低價促銷活動”予以還擊,這場針尖對麥芒的交鋒引起了業內普遍關注。事實上,早在去年“雙十一”,酒類電商的大肆低價促銷,徹底激怒了眾多線下的酒水經銷商,以茅臺、五糧液、郎酒、劍南春為代表的酒企紛紛發聲明。其中,茅臺的態度最為激烈,甚至向四川省工商局投訴1919酒類直供低價傾銷53度飛天茅臺;而在今年3月,茅臺和郎酒也出現先后封殺酒仙網、1919等酒類電商平臺的事件。
細觀每次對戰,核心原因在于,酒類電商的出現打破了行業長久以來既有的利益格局。經銷商陳萍告訴記者:“以往,白酒第一級總代理大概會對產品加價10-20個點左右,第二層省代、區代也會再加10-20個點;終端渠道如餐飲、酒店等由于需要支付人工費、場地費等相關費用,大概從中拿20-50個點,層層加碼,這也使酒水的出廠價到消費者手上后翻了一倍有余。”
電商的出現則讓原有的規則重構,楊陵江表示,電商平臺的利潤只有5個點左右,所以能將白酒產品價格降到很低。“未來兩年內,暢銷主流名酒單品的毛利空間將不會再超過10%,經銷商要生存,不可能依靠廠家強勢管控多級價格體系來維持高利潤,只有靠自己的生產效率和實力。”
目前,茅臺、五糧液等知名酒企都已開始布局,欲自建電商系統。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傳統白酒企業沒有電商基因,獨立做電商平臺也很難實現真正的電商化,更多情況是做傳統的線上復制。此外,陳萍認為,傳統企業的運營模式很難改變,“就好比一個巨人,轉身是非常慢的,要顧及方方面面,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找到了切口,那么酒類電商勢必發生新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