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2月21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年會”上,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隔空辯論”,非常搶鏡。而其辯論的焦點為“傳統企業該如何對待電商部門?”這一問題。
劉強東認為,傳統企業應該砍掉電商部門,交給專業電商平臺去做。
馬云卻認為,傳統企業面臨的是“供給側改革”下如何適應市場的問題,電商則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很好出口,所以傳統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電商部門做得更加強大。
這場大佬級的辯論中,您支持哪方呢?
另外,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良也現身亞布力,對酒類如何擁抱互聯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觀點重現//
劉強東建議——砍掉電商部
19日,劉強東說,他在市場上看到了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做過電商的人開口要的薪水比 VP 級別的人高出10倍,而且灌輸給老板的理念是:做電商是要虧錢的,但是做電商是必須的,虧錢也是必須的。這導致很多老板認為,企業必須轉型,虧錢也要向電子商務轉型。
劉強東認為,大多數品牌商還是應該把時間、精力放在品牌上去,做好研發設計。銷售管道應該交給零售商、交給代理商、交給經銷商去做,自己沒必要成立一個電商部門,弄一個龐大的團隊,用高薪水做網上營銷。他認為,應該交給專業電商平臺去做。
他表示,所有的傳統品牌,如果銷售的產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電商部門賣出去的,絕對是一個災難。
馬云建議——把電商部做得更強大
1天之后,馬云就被問到了同樣的問題。但他認為,沒有什么比砍部門更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做企業家、做企業是永遠挑最容易的事情,這個企業是無法做好的。
馬云則認為,電商不是一個零售的渠道,不是一個銷售的方式,而是一個思想觀念的進步,這種進步就像用電和燒柴的區別。
馬云自己的體驗是,許多傳統的超市、百貨之所以沒有做好,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客戶的體驗做到淋漓盡致。另外,馬云說公司里有幾個部門是永遠不外包的:服務不外包,銷售不外包,投訴不外包。
他認為,如果把電商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你都不知道客戶投訴什么,喜歡什么,你就等于一個人穿了十件衣服你都不知道是冬天還是夏天。在他看來,傳統企業最大的敵人不是電商,而是“對于客戶體驗的認知太差”,導致產能過剩。
“所以我自己覺得,不是把電商部門關掉,而是思考如何把電商部門做得更加強大,真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張良建議——是穿著工裝還是裸體擁抱互聯網,這點很重要
張良坦言,互聯網是中國傳統食品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瀘州老窖一定要主動擁抱互聯網。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擁抱互聯網同時先保證自身生存更重要。
“‘互聯網+’和中國制造對我們這樣的傳統企業,是很大的機遇。在這輪經濟換擋調速期間,傳統食品是最好的跨越發展的機會,不會減速應該提速,要提速就和‘互聯網+’中國制造相關。”張良說。他也強調說“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并不是一個概念,應該區分對待。
“過去我們講吃飽,吃多一點,未來我們是吃少一點,吃好一點。食品標準更高一點,已經成為可能。中國制造,傳統食品怎么依靠互聯網提高制造業的水平,這確實是一個機遇。怎么與國際接軌提高食品標準水平,這很關鍵。”
“利用互聯網進行配套,生產高品質的食品,是傳統食品工業非常大的發展機會。同時,機械制造、自動化、智能化,怎么關注傳統食品工業的加工,設備的改造升級,可能也是我們配套產業的一個機會。”張良說。
張良表示,瀘州老窖酒線上銷售的比例可能不到5%,主要的銷售額還是來自于線下。即使如此,張良依然堅信“要積極擁抱互聯網,主動適應電子商務時代,這是肯定的。重要的是用什么方式,或者說用什么樣的速度去擁抱互聯網,響應電商的需求。”
“是穿著工裝擁抱電商,是穿著睡衣,還是裸體擁抱,這是企業要思考的問題。什么意思呢?你必須要考慮生存。我們講商業模式的創新,可能某一種商業模式有90%的企業都認為是合適的,即使這種商業模式真是先進的,可就你的企業而言創新超越兩步就成了先烈。所以我們對電商的關系既要主動,也要考慮自己生存是第一需求,企業發展是什么階段?是穿著工裝擁抱,還是裸體擁抱很重要。”張良強調說。
微酒點評:
馬云和劉強東爭論的焦點本質都是在兩家操作模式的不同,京東是釆銷機制,本質上京東就是經銷商,在幫助廠家做電商,特別是在手機行業。而阿里的天貓是平臺模式,廠家需要自己有隊伍運作去運作電商,在自己的角度去給廠家建議。
從實際的情況看,現在多數酒廠都有自己的電商部門,也都普遍采用兩位的建議,在京東用代理商做,在天貓找單獨的運營公司做。只是在酒廠看來,電商不僅僅是銷量的意義,更多的是酒廠融入互聯網的一個切入點。所以電商部門肯定不會砍,也不用去砍。
在很多我們接觸的企業中,酒廠對電商的界定已經超出了阿里和京東,更多的去思考自己在互聯網當中的轉型。這個從瀘州老窖張良的講話也可以窺見一斑,對于各大酒廠的電商部門而言,不僅僅是在京東和天貓的銷售,更多的是酒廠互聯網意識培養的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