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混改雷聲大雨點小
白酒市場化屬性回歸仍在路上
2015年,白酒行業依然處于調整的新常態,“混改”成為資本市場酒板塊的看點之一。
其實,白酒企業的混改在2014年便已經啟動,老白干酒(600559,股吧)是首家完成混改的上市公司,通過向員工、高管、經銷商發行股票,實行利益捆綁。而老白干酒的混改在二級市場上也掀起一波熱潮,受混改刺激,老白干酒的股價走出一波較好的行情。2015年,五糧液混改方案的出爐,不僅為企業自身的改革邁出了實質性一步,也為酒行業的混改提供了借鑒意義。而其他酒企的混改并未有大的動作,可以說白酒混改在2015年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今年年初,作為一線龍頭酒企的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相繼宣布公司啟動混改,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
其中茅臺集團的混改思路主要是股份公司再融資,其他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集團控股、其他資本參股、員工入股等。但是,2015年即將過去,貴州茅臺的混改并沒有太大實質性的進展,僅在今年春季糖酒會期間推出賴茅酒上市時,首次將賴茅的混改對外公布。
與茅臺不同的是,五糧液除了在系列酒中引入戰略投資者外,股份公司的混改也完成了破冰之旅。
10月30日晚間,停牌3個月的五糧液混改方案出爐。公司擬定增23億元投資信息化建設、營銷中心建設和服務型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三大項目。同時,五糧液也首次祭出員工持股計劃。
對于賬面上趴著200多億元現金的五糧液來說,此次募集資金23億元并非以籌資為目的,其以定增的形式將員工、經銷商等利益共同體作為另類的戰略投資者引入公司框架之內,通過混改解決此前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經銷商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同時也將員工和經銷商納入企業發展紅利分享機制中,雖然此次定增規模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實驗與示范效應,為今后其他類似企業設計混合方案提供了新的經驗和模式。因此,五糧液的混改也迎來市場的高度關注和掌聲。
其實,對于五糧液的混改,早前有消息稱宜賓國資委將減持五糧液股份,而五糧液則引入戰略投資者,但從公布的混改方案看,五糧液此次混改并沒有像外界猜測的那樣。用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的話來講,“混改”不能操之過急,“中央在‘混改’的問題上大的方針政策已明朗,但真正的具體實施方案出臺還需要過程”。
另外,沱牌舍得的混改雖然一波三折,但最終還是引來了金鳳凰。民企天洋集團以38.22億元(相較于掛牌價溢價率88%),獲得沱牌舍得集團70%的股權,間接持有上市公司20.9%的股權,成為實際控制人。而天洋集團目前是擁有文化產業、科技產業、產業地產、互聯網金融四大主營業務的大型控股集團。截至上半年,天洋總資產87.47億元,凈資產26.04億元;2014年收入43.81億元,凈利潤13.53億元;綜合實力雄厚。或許是新東家后續的資本運作給了沱牌舍得的發展提供了想象空間,該公司股價近日來連續走高。
白酒企業的混改改的就是體制,通過混改恢復白酒的市場化屬性。但是目前來看,白酒企業的混改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五糧液的混改也側面反映了國有企業在混改時面臨的問題并不是企業層面能解決的,而貴州茅臺年初公布的混改方向遲遲未能兌現的原因,企業雖然沒有對外表明,但國有企業混改沒有成熟經驗借鑒,企業拿捏不準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實施,或許是眾多國企面臨的共同問題。在國有企業混改沒有一個標準尺度可以借鑒前,白酒企業的混改依然處于探索階段。但混改是一種趨勢,只是時間問題。未來,白酒企業的混改也必將在國家倡導的混改大潮中更深入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