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時代的“得終端得天下”,移動互聯時代是“得顧客得天下”。最先明白這個道理的企業不僅是京東、天貓,而小米的雷軍團隊也是這個道理的踐行者。我們作為小米的訪問者,見證了小米發展的全過程。盡管現在大家覺得小米的互聯網紅利已經殆盡,對小米頗有微詞,但是小米作為互聯網企業的霸主地位和“小米時代”是沒有企業可以取代的。
小米借助互聯網平臺,以“得顧客得天下”的戰略思維,通過米社區建立“米粉”的商業模式,迅速成為中國典型代表的互聯網成功企業,其成長速度和商業模式的獨創性,在全球工業史上也是罕見的。小米的成功說是商業模式的成功,互聯網的成功。實質上,我們更愿意把小米的成功歸結為顧客思維的成功。其成功的本質是顧客價值最大化。因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顧客買到了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移動互聯為消費者提供的第四個“武器”是商品價值的全過程體驗。過去消費者購買商品是購買后體驗,在購買之前很多商品拒絕“打開”。這種“隔著布袋買貓”式的消費很容易讓消費者不滿意。有了移動互聯,商家為了推薦自己的商品,都會讓消費者先以樣品的形式體驗,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買場景,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務。
消費者因為可以體驗,不僅能有更多的選擇,而且也會對價值最大化的產品有更多推薦,這種“消費圈”的形成,體現了消費者主權時代的“消費力量”。
移動互聯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同臺競技,促進了供需生態圈的和諧發展,價值共生。
移動互聯為消費者提供的第五個“武器”是個性化消費得到極致化的滿足,想要你就要。傳統時代是大批量的“大單品”時代,移動互聯時代是個性化的“小眾產品時代”。因此,生產商必須改變工業化時代的固化思維,深入思考顧客的需求變化,而全面把握顧客的需求變化,就要求企業必須“走進顧客的生活方式”。
在這方面,吉姆定制為大家做出了榜樣。吉姆定制是海歸派90后的創業項目,在項目初創期,他們定位清晰,把自己的產品鎖定在只為顧客定制襯衣的服務。企業創業團隊深入研究了2000萬名男女顧客的身高、體重、身材等數據,將大量的顧客數據進行鎖定分析,然后推出在線定制,顧客無論是在PC端還是移動端均能將自己的身高、體重、年齡、身材數據輸入后臺,然后后臺在3秒鐘內為顧客定制好襯衣。如果是顧客急需,同城可以在3個小時內送貨上門。
這種獨特的商業模式,迅速為吉姆定制打開了市場,在服裝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讓其迅速崛起,公司估值30億元。
從吉姆定制的案例可以看出顧客個性化需求的巨大潛力,同時也說明會有一部分先知先覺的企業首先覺察到這種個性化需求,通過滿足個性化需求而迅速崛起。
在傳統時代,共性需求主要是著眼商品的品牌價值,而在個性化消費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就是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的價值。而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對于傳統思維的企業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傳統思維的企業仍然是大規模制造思維。對于小批量需求的滿足,傳統思維的企業覺得消費者“太麻煩”。
消費者確實是“麻煩的制造者”,但是未來企業的價值就是為了給消費者解決各種“麻煩”,而這種麻煩被我們稱為消費者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