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價格維度來看,300-700元之間的次高端白酒銷售額比重相比去年上漲了8.6%,達到21.9%;100元以下的經濟自飲型白酒銷售額比重相比去年上漲2.3%,達到30.4%;相反,700元以上的高價位白酒則出現滑鐵盧,銷售額比重下滑9.1%。可見,中低端的大眾自飲型白酒正在逐步成為主導行業消費的重要引擎。
“白酒走向大眾化,零售渠道的發展無疑為白酒市場的“新常態”提供了有力支撐,”范奕瑾說到。
智勝新常態下白酒市場:消費結構突破、需求引導、看漲電商
對制造商和零售商來說,白酒市場新常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全盤調整策略,重新細分消費者,重視未來增長群體,引導多元化需求,并重塑渠道重視電商。
1.突破年齡瓶頸,在年輕一代重塑白酒文化
尼爾森的研究顯示,35-45歲區間依舊是白酒消費量最大的群體,尤其是具備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
但隨著需求多元化,同樣具備消費能力的80、90后的年輕消費者需要被重視,他們尚處于品牌體驗和偏好形成的階段,品牌忠誠度培養尤為關鍵。尼爾森白酒消費者定性研究顯示,在25-35歲之間,往往是消費者開始接觸高端白酒,并廣泛體驗的階段;35-45歲時,他們逐漸形成品牌忠誠度。
“我們的研究顯示,大多數年輕人從20多歲開始接觸酒類產品,并往往從啤酒開始。如何讓這些年輕人更多地了解白酒文化、并賦予白酒更多的內涵和消費體驗,將是白酒得以未來保持增長的關鍵,”范奕瑾指出。
根據尼爾森之前發布的《泛90后消費者報告》,年輕的消費者不僅具備消費能力,同時消費更“精明”,購物前看評價、不盲目追崇西方、更注重相關性是他們的消費特征。“作為白酒廠商,不僅需要用新穎的方式和創新的渠道來更加有效地與這些年輕消費者建立聯系,進行品牌體驗和互動,同時,還需要用一些具有品牌特性的‘故事’來博得他們的認同感,從而重新去認識白酒這一品類,”范奕瑾表示。
根據尼爾森報告,酒類消費者的線上廣告媒體觸達率已逐步趕超線下傳統媒體,其中搜索引擎(62%)、門戶網站(60%)、購物網站(59%)、視頻網站(55%)已經成為僅次于電視廣告(69%)的最有效媒介平臺。如何利用線上平臺與消費者進行更加有效的互動和溝通,是白酒廠商在產品推廣方面必須要思考的話題。
2.延展酒類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從商務社交逐漸過渡到休閑社交、自我享受和娛樂
如將圍繞酒類的需求分成四種,即商務需求、休閑社交需求、自我享受和娛樂,尼爾森的研究顯示,針對白酒而言,目前只有其商務需求得以被充分滿足,而其他需求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延展。
除了借勢網絡線上媒體和節慶經濟,營造更多值得消費的節日,將白酒消費大眾化落地,范奕瑾指出,白酒制造商還應開放思路,在產品包裝和定位上推陳出新,從而更好地培育白酒消費市場。
“如從產品力方面推出定制化白酒、創新包裝,以更休閑年輕化的品牌和產品形象吸引消費者;同時,充分利用白酒的傳統文化特性,賦予產品獨特的文化體驗,同時需要將傳統消費方式與‘時尚、快捷、感性、輕奢’的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創新消費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基礎上,用新的消費方式去引導白酒消費潮流,”范奕瑾指出。
3.線上發力,酒企觸網已成潮流
尼爾森的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有超過四分之三(77%)的酒類消費者表示在未來的2-3年會通過網絡購買酒類產品,其網購意愿顯著高于在傳統線下渠道(53%)購買白酒。
另外,尼爾森的電商數據顯示,2014年,白酒線上的銷售規模已經達到大賣場的三分之一,且白酒線上銷售增長率達到108%。
“最近幾年,白酒企業也紛紛觸網,目前電商銷售額占白酒整體銷售的份額雖然不大,但未來幾年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范奕瑾表示。
根據尼爾森的研究顯示,“害怕買到假酒”(64%)、“擔心運送過程有破損”(57%)、“其他渠道能迅速買到”等是目前消費者網購白酒的主要顧慮。“如果白酒企業在電商業務中能消除消費者的這些顧慮,同時充分利用網上優惠幅度大、送貨上門方便、網上品牌/產品選擇更豐富、線上支付等優勢,有效地將‘線上和線下’結合在一起,做好消費者體驗和互動,那么互聯網平臺將會成為白酒企業新的蓄水池,未來潛力巨大,”范奕瑾說。
關于尼爾森
尼爾森(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NLSN)是全球的績效管理公司,提供關于消費者看什么和買什么的深入洞察;谙M者看什么,尼爾森為媒體和廣告界客戶提供全媒體觀眾監測服務,涵蓋所有包括視頻、音頻及文字的內容消費的終端設備。對于消費者買什么,尼爾森為快消品生產商和零售商提供業內唯一的全球零售監測和研究。通過整合消費者看什么和買什么的信息,以及其他數據來源,尼爾森為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監測和分析服務,助力客戶提升其業績表現。尼爾森是標普500企業之一,業務活動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覆蓋全世界90%的人口。
資料來源:尼爾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