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如今在五大洲的40多個多家和地區,以及近國內外近200家機場、邊境口岸、市內或機上、船上免稅系統都能看到夢之藍的身影。
洋河的國際化之路,一憑借綿柔口感,二憑借文化優勢。“綿柔品質”接近國外消費者的口感,此外,洋河重視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提倡有節奏走文化輸出之路。
“如果外國人在喝酒時,不只是簡單的喝,而是在感受一種文化洗禮,有了文化的支撐,中國白酒才能真正贏得外國人的心。”知名業內人士表示。
據悉,未來,洋河將根據其“綿柔”優勢,針對海外市場作深度市場調研,要創造出一個更適合外國人的夢之藍口感。
在“一帶一路”加快中國白酒國際化的進程中,王耀倡導,行業各企業“捏成團、聚成團、抱成團”, “一帶一路”創造了共享經濟時代,競合是王道。
在“一帶一路”的機遇下,中國白酒企業應該了解對方企業的價值觀和共識點,充分取長補短,共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同時建立起競爭與合作相結合的新模式,使中國白酒產業大軍各顯其能協調發展,形成國家產業整體競爭力,推動中國名優白酒攜手走向世界。
以科學破局國際化
5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瀘州老窖在沿線14個國家建立經銷網絡 中國品牌沿著絲路遠行》的文章,報道了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拓展海外市場、傳播中國白酒文化的企業舉措。
今年4月,瀘州老窖攜手國際音樂大師譚盾,在紐約開啟了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文化之旅,把濃香白酒帶到世界更多城市,讓更多人品嘗到真正的中國白酒。
目前,瀘州老窖已在一帶一路沿線60余個國家中的14個建立了經銷網絡,在泰國、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傳統優勢市場,瀘州老窖每年都會針對大使館、中資企業等開展一系列文化、品牌推廣活動。此外,瀘州老窖還在溝通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另外4個國家的市場。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幾乎世界暢銷的酒精飲料都進入到中國市場,在現實的敦促下,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老牌白酒企業主動開始深度調整,對于不適合于時代需求的品牌戰略、銷售方式予以大膽改革,以現代化、科學化的姿態適應消費升級。
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中國白酒一直在為進入全球酒業市場競爭的大格局而努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一帶一路”帶來了解決白酒國際化技術困局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白酒國際化較為坎坷的原因有,面臨關稅、人才等現實難題。隨著“一帶一路”帶來的國際合作范圍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會降低中國酒產品的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并為人才流動和技術交流提供便利。
這些科學化的問題一旦解決,那么,帶有強烈文化屬性的白酒產品必將有如“東風”扶持,成為“一帶一路”沿線乃至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上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