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大略省的產區包括:尼亞加拉半島(Niagara Peninsula)、伊利湖北岸(Lake Erie North Shore)和愛德華王子郡(Prince Edward County)。
其實加拿大的另外兩個省——魁北克(Quebec)和新斯科舍(Nova Scotia)也出產冰酒,但由于沒有VQA制度,它們的冰酒哪怕品質再高,也不能標注VQA。
葡萄藤必須掩埋抗寒,葡萄只能放在網里而非掛在枝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遵守了所有法規,但如果酒莊不是VQA的會員,或者當年的釀造計劃沒有提前報備,生產的冰酒也無法獲得VQA認證,這點與法國AOC明顯不同。
“Ice”和“Wine”分開寫就是假冰酒?
坊間盛傳:“Ice和Wine分開寫的冰酒是假冰酒,真正的冰酒Icewine是連寫的。”這個觀點過于片面。
其實“Icewine”是加拿大人注冊的商標,最早由VQA組織注冊,只能被VQA批準釀造冰酒的酒莊使用,但在幾年前已經由VQA組織轉給加拿大葡萄酒協會使用。“Ice Wine”則是普通的英語,作為所有冰酒的統稱,誰都可以用,兩詞之間是否有空格,并不能反映釀造工藝上的區別。
某些國家的酒莊,由于氣候條件不允許,可能采用人工冷凍葡萄的方式來釀造冰酒,這些葡萄由于沒有掛枝期間的積累,盡管有少許特例,但大部分都欠缺復雜度,品質比還是比天然冰酒遜色了不少。
好在多數發達國家都嚴于律己,如美國酒精煙草稅外經貿局(TTB)要求“Ice Wine”和加拿大“Icewine”一樣,都必須使用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而德國常用的Eiswein這一等級,同樣只針對天然凍結的葡萄釀造的冰酒設定。
如果真的說有什么鑒別方式,更多的反而是體現在中文上,國內常見的一個誤導手段,就是試圖混淆“冰酒”和“冰白”的區別,很多無良店鋪,會經常用晚收級別的甜白葡萄酒冒充冰酒,并冠以“晚收冰白”或“冰白”的字樣,雖然名字也帶有“冰”字,但是這類酒其實多半是價格比冰酒便宜許多的晚收甜白。看到上述字樣,一定要警醒,問清了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