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臺、五糧液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實現“1000億”的銷售額。截至發稿時間,雙方距離這個“小目標”都已經不遠了,伸伸手就可以輕輕松松夠到。
據今年7月召開的“茅五會”透露:2018年上半年,茅臺集團的銷售金額大約為450億元,同比增長46%;利潤金額大約為235億,同比增長約51%。同一時期,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金額475億元,利潤總額110億元。
依照目前的這種發展形勢,茅臺和五糧液的銷售總額比較接近,兩家企業的未來也是一片大好,均有希望在2019年登上“千億元”的峰頂,一起傲視群雄。為此,茅臺和五糧液的當家人決定一起手拉手,立下君子之約,明年一起突破千億。
喜歡登山的人都知道,當你登上一座山峰的峰頂的時候,少了一些遮擋之后會發現,還有更高的山峰屹立前方,等待你去征服。茅臺和五糧液將把視野瞅準“千億之外”,啟幕“后千億時代”,續寫中國白酒的傳奇。不過,兩家企業眼下就給大家留了一個懸念,到底誰將是第一個“撞線”千億營收的白酒企業?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茅粉”VS“五粉”
茅臺在去年“一騎絕塵”營收582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又創出新高。半年度突破300億元,預示著今年全年營收有望超過700億。而根據去年同期的112.51億凈利潤測算,2018年上半年,茅臺凈利潤在150億左右,全年可達300億元。上半年,茅臺集團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主要經濟指標實現50%以上的增長,創下了近年來最高增速,彰顯了發展實力與競爭能力。
茅臺集團李保芳說道:“以目前態勢,全年實現900億元,明年拿下1000億元,已無多大懸念,各方面基礎和條件也很好。2020年,我們將迎來茅臺的‘后千億’時代。”
去年,五糧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02億元,利潤破140億元。相比茅臺集團2017年營收764億元,五糧液在千億的桿頭明顯更高一步,而且“步步為營”,走得更踏實。今年,五糧液再次向“千億”目標沖刺,加速度跨越。上半年,五糧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89.4億元,同比增長19.4%;利潤總額71.7億元,同比增長41.8%。年底突破900億已經沒有太大的懸念。
五糧液集團李曙光是一位具備宏觀視野和務實才干的企業家,多次表達了五糧液集團提前跨越千億臺階的決心。在他主導下,五糧液除了聚焦做強白酒主業,還集中資源在“大機械、大包裝、大物流、大金融、大健康”五大多元產業發展。
綜上來看,茅臺和五糧液都是很有實力的選手,不僅長跑耐力強,在沖刺加速度上也不容小覷,究竟誰能夠拿到比賽冠軍,成為第一個“撞線者”,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山更比以上高,不斷攀登成就王者
不管是“一家獨大”還是“兩家競賽”,茅臺和五糧液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和粉絲群體。所以,不管是誰成為“撞線”的第一個千億酒企,也只是巨人邁出的一小步,未來將會邁出更大的步伐,走的更遠。
對于兩家企業而言,彼此都做到了龍頭的領導地位,不能“躺著睡大覺”,更注重全產業、多方位的發展,開展多元化的業務。積水成海、積沙成塔,從每一個細節處著手,抓住產業鏈當中的各個環節,生產價值,共同做大企業板塊。
茅臺和五糧液為了本次的“千億比賽”,各出奇招,一方面打造高端化、國際化、時尚化三個維度的大單品和區域性重點產品,形成系列酒品牌矩陣。另一方面加快金融布局,為企業提供堅強的金融支撐,優化多元的產業板塊。雙方補齊短板、增強長板、刪繁就簡、做優做強,推動平衡發展,背后最重要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集團管控能力、釋放發展內生動力。在沖向千億之際,展現宏大的格局和寬廣的眼光,對準“后千億時代”,登向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