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葡萄酒直營模式一度被福州一些酒商追捧,但現在這一模式的發展前景在被重新審視。
近期,張裕在福州放棄了社區直營店模式,而在此前,專門經營進口酒的福州優選曾力推廣場直營店,在運作一年多后也改弦更張另謀發展。
葡萄酒直營模式不行了?現在似乎還不到下定論的時候,因為福州仍有酒商看好葡萄酒直營模式,并想通過這一模式在葡萄酒領域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一品牌社區直營店謀轉型
昨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原張裕某福州專賣店店長告訴記者,最近她的身份發生了轉變,變為張裕在福州的一名經銷商。據悉,像她一樣發生身份轉變的,大約有10個人左右。
這些人的身份轉變,意味著張裕先鋒酒業在福州放棄了已運行5年左右的社區直營店模式,重新轉變為經銷商發展模式。通常,張裕社區直營店在福州的運作模式如下:社區店的裝修、租金及鋪貨由張裕負責,店長負責經營,店長的收入主要以抽成為主。“我開店,你經營。”這是張裕社區直營店打出的廣告。
“雖然現在壓力更大,但現在更獨立,利潤空間也更大。”上述不愿具名的這位女士說,她轉型做經銷商,要先盤下社區店,租金也要由其支出。“原來社區店直接面對終端顧客,雖然有利潤,但量走不起來,不好做。”另一名由張裕社區店店長轉型為經銷商的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成本壓力和庫存壓力,促使張裕改變社區直營店的發展模式。
另據了解,在轉變成經銷商發展模式后,張裕將根據各個社區店的實際銷售情況,走差異化的銷售道路。
進口酒商退出直營廣場店
福州優選目前是6個國外葡萄酒莊的中國總代理商,同時也是一家啤酒進口商。“單純做總代理商,壓力沒那么大。之前背負著很大的成本壓力。”福州優選負責人說。
福州優選之前之所以背負很大的成本壓力,是因為此前的2014年上半年,優選推出了葡萄酒廣場直營店,為消費者提供更平民化、性價比更高的葡萄酒,主營葡萄酒的價位在100元至300元之間。按照福州優選當年的計劃,該公司一年內將繼續推出3到5家的廣場直營店。
不過,在運行一年多后,福州優選退出了廣場直營店的發展模式,不再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而是轉變做進口酒的總代理商。
“廣場直營店銷售的進口葡萄酒性價比高,購買者主要是一些對葡萄酒感興趣者、國外留學人員等,但銷售量起不來,達不到規模效應。”福州優選負責人表示,除了成本壓力,廣場直營店運行不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的消費習慣,真正懂葡萄酒的人不多,不少人是通過熟人買葡萄酒。
在這位福州優選負責人看來,目前進口葡萄酒直營店模式的成長空間不大。
有酒商看好葡萄酒直營模式
連續有酒商退出進口葡萄酒直營模式,這是否意味著這一模式已經沒有出路了?有人認為不行,但也有酒商仍然十分看好這一發展模式。
楊先生就是看好葡萄酒直營模式的一位酒商。他現在是優傳酒業的合伙人,現在準備退出優傳,考慮自己干,他選擇的就是葡萄酒直營模式。“計劃在福州和廈門推出進口葡萄酒社區直營店,公司已經注冊,目前在收集葡萄酒供應商。”楊先生說。
在楊先生看來,傳統的經銷商模式,每加個環節,價格就增加一部分,無法給終端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葡萄酒,“在做零售定價時,做好價格管控,合理定價,利潤約百分之二三十。”同時,楊先生將加強成本控制,“店面不用太大,面積差不多是便利店的兩三倍就夠了”。
此外,在產品體系方面,楊先生認為,社區直營店的產品不能過于單一,除了銷售葡萄酒外,還要賣進口啤酒和品牌白酒。
看好葡萄酒直營模式的,不止楊先生一個人。據悉,建發酒業目前在福州市區有兩個葡萄酒直營點,通過這兩個直營點,建發酒業向終端消費者提供葡萄酒課堂、品鑒等服務。“葡萄酒課堂、品鑒等這些服務,經銷商一般無法提供,需要酒商來做。”建發酒業相關人士表示。
據了解,建發酒業將繼續做大葡萄酒直營模式,下一步考慮在福州有消費潛力的縣域設立葡萄酒直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