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18半年報成績單亮相,一場殘酷的對比正在拉開。
領軍者與掉隊者的差距如同“天塹”。當身處貴州偏遠山區的貴州茅臺(600519)半個年度營收可以達到333.97億元,而安徽阜陽的金種子酒(600199)僅錄得4個億。這一差距,隨著時間流逝會逐漸拉大。
頭部陣營在逐漸固化了。半年報里,茅臺是300億以上的巨象,五糧液(000858)是200億以上的巨人,洋河股份(002304)是100億+的巨頭。即便是身處行業三甲,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同的營收規模和掙錢速度顯示,白酒行業加速進入了分化的格局,白酒一線軍團在產量、品牌和市場上,都做到了讓其他酒企難以企及的競爭力。
越靠前,優勢越大。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加速奔跑的巨頭們
8月27日,五糧液2018年半年報正式出爐。雖然當天一大波白酒上市公司集中發布半年報,但五糧液仍以靚麗的業績表現力,吸引業界的眼球。
上半年,五糧液實現營收214.21億元,同比增長37.13%;實現凈利71.1億元,同比增長43.02%。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大增,說明五糧液作為領軍者仍在不斷刷高業績記錄。
首次在半個年度創下超200億營收,五糧液全年沖刺400億營收已指日可待。屆時,五糧液將進一步鞏固濃香老大和中國酒王的龍頭地位。在行業仍處在調整期的當下,這份五糧液半年報的出爐,既烘托了白酒行業漸次回暖的氛圍,又能體現五糧液“二次創業”的發展效率,公司已在“加速度”的賽道上奔跑。
茅臺的領先優勢顯然更為巨大。1~6月,茅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97億元,同比增長38.06%;實現歸屬于上市股東凈利潤157.64億元,同比增長40.12%。
作為李保芳主政以來的首份中報,報表以大幅增長的經營數據,給足了“新帥”面子。
更重要的是,茅臺酒和系列酒并駕齊驅的“雙輪”策略正在發揮效應,“一枝獨秀”在走向“多點開花”。業內人士分析,茅臺酒在高端市場快速增長和供不應求,帶動了系列酒的量價齊升,其“淡季旺銷”的效應,拉高了整體的業績。
受益于股份公司的良好表現,2018年上半年,茅臺集團主要經濟指標實現50%以上的增長,創下了近年來最高增速,倍受業界關注。另外,茅臺集團酒類收入占到集團總收入的比重高達94%,充分表明酒類業務在茅臺集團的發展實力與競爭能力。
由報表可以看出,茅臺率先穿越行業調整期之后,還在史無前例地穿越“白酒淡季”,形成了“淡季旺銷”的局面,證明其市場地位和影響力的進一步加強。
8月29日,洋河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145.43億元,同比增長 26.12%凈利潤50.05億元,同比增長28.06%。財報還顯示,今年1月到6月,洋河利潤的增長速度比營收快。這說明洋河產品結構正逐步向高端轉移,高利潤的產品銷售占比越來越多。曾經依靠“海之藍”大單品的洋河已改變了昔日模樣,高端“夢之藍”正在塑造洋河新形象。
領軍者強勢發展成新常態
隨著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下半年,茅五洋三強陣容將依然遙遙領先二線品牌,且差距進一步拉開。
領軍者的發展優勢,說明名牌高端白酒正迎來強勁需求。
茅臺一瓶難求時常走上新聞熱搜,上半年,新品五糧液客戶訂單量也遠超去年全年計劃量。
有業內人士判斷,隨著領軍者的優勢得到固化,高端白酒的持續高速放量潛力和主動提價能力將會體現出來,并為企業的“放量、高成長”再助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行業數據,201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 492.9 萬千升,同比增長 5.8%;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2865.24 億元,同比增長 15.8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 631.17 億元,同比增長 37.11%。
對比來看,作為白酒領軍企業,茅五洋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大幅跑贏行業,說明在行業“弱復蘇、強分化”的調整中,強勢發展的主動權還握在領軍者手里。
未來,其他企業等到什么樣的發展契機,才能改寫掉這一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