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Q2,白酒龍頭洋河股份業績增速降至2%,經營性現金流首度為負,敲響警鐘。
掉隊的又豈止洋河?斑馬消費梳理發現,2019年上半年,18家白酒上市公司,有4家出現業績下滑,較為罕見地出現了虧損企業;16家出現業績增速下滑;有8家的經營性現金流下滑,有7家的經營性現金流為負。
白酒行業真的變天了嗎?恢復期結束,又開始新一輪調整?
實際上,白酒企業自身,比誰都更清楚調整期的到來,紛紛自我變革,高端化、多元化、金融化,試圖在這一輪調整中自保,不至于掉隊太遠。
洋河現金流首次為負
8月31日,洋河股份披露2019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159.99億元,同比增長10.01%,歸屬凈利潤55.82億元,同比增長11.52%。
兩位數的業績增長,如果在別的行業,是別的企業,基本都會被認為增長強勁——但這是白酒行業,龍頭洋河。
拆解后發現,2019年Q1,洋河股份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4.18%和15.70%,2019年Q2分別下降至2.08%和2.03%。2018年Q2,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6.97%、31.28%。
業績增速下降之外,洋河股份出現了較為反常的現金流問題。2019年Q2,公司經營性現金流-5.10億元。這是自2008年披露業績以來42個季度,公司第一次經營性現金流出現負值。
對于洋河股份的掉隊,市場早有準備。
7月份開始,“洋河股份業績可能要‘暴雷’”的消息開始出現在白酒投資者們的交流中,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市值蒸發一度超過500億元。
實際上,在2018年報中,洋河股份的業績疲態已經開始顯現。
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241.60億元,同比增長21.30%,歸屬凈利潤81.15億元,同比增長22.45%,利潤增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當年,公司白酒的生產量、銷售量、庫存量同比分別下降3.87%、0.88%、8.95%。
那幾年,洋河股份一直通過漲價-提升毛利率來支撐業績,2018年尤甚。2014年-2018年,公司白酒板塊的毛利率分別為61.51%、63.25%、65.40%、67.93%、76.47%——那個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漲價是因為市場太過緊俏,沒有人覺得是因為銷量出了問題。
2019年6月底,公司預收款17.79億元,同比下滑超10個百分點。預收款是衡量白酒市場預期的重要指標,預計洋河股份的銷售下滑還將繼續。
白酒行業要變天了?
掉隊的就只有洋河股份嗎?
斑馬消費梳理白酒行業18家上市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后發現,有4家業績下滑,16家業績增速下滑——除了瀘州老窖和迎駕貢酒。
2019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的現金流整體較差。18家白酒上市公司,有8家的經營性現金流下滑,有7家的經營性現金流為負。
前兩年白酒行情好的時候,這簡直無法想象。
更令人意外的是,A股白酒板塊中,居然出現了一家虧損企業。2019年上半年,金種子酒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下降7.80%,歸屬凈利潤-3178.34萬元,同比下降629.21%。
金種子酒1998年登陸資本市場,是中國第八家、安徽第二家白酒上市公司,那個時候,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等都還在上市的路上。
金種子酒上市前后,其實力在安徽省內尚可以與古井貢酒勢均力敵。彼時,迎駕貢酒的前身佛子嶺酒廠剛剛改制;口子窖現實控人之一劉安省,剛剛當上改制前的口子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
2003-2005年,金種子酒(那時的簡稱是“金牛實業”)陷入虧損,虧損最嚴重的2004年,公司營業收入4.20億元,虧損近2億元。
后來,金種子酒靠旗下生化制藥板塊的崛起扭轉業績頹勢,但卻在安徽省內的白酒競爭中逐漸落敗,被后來者口子窖和迎駕貢酒超越。
上一輪白酒行業調整,金種子酒首當其沖。2013年-2017年,公司業績一路下滑,營業收入腰斬,扣非凈利潤從5億元下滑至虧損。
2018年公司基本面短暫回暖,但背后的原因卻是醫藥板塊業績增長,白酒板塊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仍然全面下滑。最終,業績頹勢在2019年上半年露出了馬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自然人付小銅在二級市場舉牌金種子酒,已經成為其二股東,似乎為金種子酒混改留下了想象空間。此前,公司曾多次籌劃混改,但均無疾而終。
二線及以下都不安全?
縱觀白酒企業上半年的業績,除了洋河股份,其他龍頭算是基本穩住。
2018年Q3貴州茅臺增速下滑,引起市場恐慌,公司上市十幾年來第一次開盤跌停,不過最近三個季度有所回升,營收經歷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2019年上半年,五糧液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6.75%和31.30%,有所下滑,但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達1302.14%;瀘州老窖加速增長,上半年歸屬凈利潤增長近4成,經營性現金流增長了3倍。
龍頭之外呢?
在中國白酒市場,一些主攻區域市場和細分市場的小巨頭,如古井貢酒、伊力特、順鑫農業、口子窖等,可以看作是二線梯隊的代表。
不過,在白酒行業格局基本形成、集中化明顯的趨勢下,二線及以下白酒企業的增長空間越來越小。也就是說,除了龍頭,基本上都不再安全。
金種子酒虧損,伊力特、金徽酒、青青稞酒業績下滑,舍得酒業、老白干酒經營性現金流轉負,連順鑫農業都繃不住了。
順鑫農業旗下的牛欄山堪稱中國光瓶酒之王,在廣大農村地區頗具市場競爭力。
2019年上半年,公司白酒板塊營業收入66.58億元,同比增長15.31%,遠低于去年同期增速(62.29%);毛利率為44.59%,較上年同期下降3.07個百分點;而且,公司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1.64億元,同比下降111.05%——6年來第一次現金流為負。
口子窖乃是二線梯隊中的“小茅臺”,中高端白酒為主,高毛利率、高凈利率,業績增長穩定,一度大有趕超安徽白酒老大古井貢酒的架勢。
2018年,口子窖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大幅下滑,經營性現金流更是同比下降28.63%;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2.04%和22.02%,遠低于上年同期的23.67%和39.45%;2019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雖略有回升,但遠未回到此前的正常水平。
如果行業調整深化,難道真會有人像皇臺酒業和維維股份一樣,從白酒板塊被剔除?
這一輪調整瞄準高端化?
上一輪白酒行業調整,高端白酒差點被打殘。最典型的就是水井坊。
2012年,白酒行業“黃金十年”結束,高端白酒受政策的影響開始在2013年的年報中顯現出來。2013年,水井坊業績急轉直下,營業收入縮水近7成,凈利潤從上年的3.38億元下降至-1.54億元。直到最近兩年,公司才緩過神來。
不過,隨著白酒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白酒非消費品屬性被放大,之前每到調整期必先躺槍的高端白酒,在這一波調整中,有可能成為中流砥柱。
白酒行業似乎要變天,但貴州茅臺、五糧液、水井坊、酒鬼酒等主流高端白酒,穩如泰山。
2019年上半年,水井坊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均實現近3成的同比增長,而且,公司經營性現金流由負轉正,達到5.04億元。
同期,酒鬼酒營業收入和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近4成,扣非凈利潤更是直接增長5成——公司從2018年18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倒數第一的位置,提升了兩個名次。
所以,這幾年白酒行業紛紛謀求高端化轉型,推行大單品戰略,力推100元和200元的爆款單品,比如說迎駕貢酒2015年上市后力推的“生態洞藏系列”。
除了高端化,白酒企業們一直在白酒之外探索增長空間,盡管大多做得并不成功。
洋河股份在白酒之外涉足紅酒貿易業務,不過近3年紅酒業務毫無起色,收入下滑、庫存翻倍,2019年開始公司又打起了洋酒的注意,通過江蘇中仕忌酒業拿下尊尼獲加XR21的中國運營權。另外,洋河股份還設立了華趣酒行,直接參與酒類流通。
當然,作為比較有錢、特別能賺錢的白酒企業,投資、理財,甚至是直接將金融資產收至麾下,都可以作為逆周期時業績風險的對沖。
不過,這個門檻太高,只適合貴州茅臺、五糧液這些大玩家,實力薄弱一點的中小白酒企業,也只能跟著周期,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