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業界盛傳7月份茅臺還會繼續提價,而此前6月份五糧液各大營銷中心在多地召開省級營銷工作會議,向經銷商傳達“穩定出廠價,提升市場價,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形成機制”的信息。
兩大龍頭酒企似乎漲價在即,而其他名酒企業諸如郎酒、汾酒、西鳳酒也紛紛傳來漲價信息,一時間,7月份成為名酒集中漲價的重要關口。
在提價與圖謀提價的背后,是一線名酒企業之間搶占品牌價值制高點的“戰斗”,更附帶著名酒企業清理整頓產品體系的雄心,盡管一些企業已經陷入了“開發——清理——再開發——再清理”的循環之中。
名酒漲價,節慶預熱
6~7月之交,汾酒、洋河、郎酒、西鳳酒紛紛推出漲價舉措,為下半年旺季提前做好準備的意圖十分明顯。
汾酒在大力整飭銷售隊伍的同時,也調整了價格體系。5月25日,汾酒銷售公司連續下發《關于調整青花(20)價格體系及全價控制模式的通知》、《關于青花(30)升級版產品價格體系的通知》。對青花(20)做出每瓶上漲20元、青花(30)52度和48度兩個產品進行升級的決定。依據汾酒集團“個性化品牌管理專題會議”的要求,個性化產品于2017年7月1日起上調3%的價格。
洋河海之藍、天之藍已于6月24日上調了其終端價格,具體調價幅度為海之藍上調60元/件,天之藍上調120元/件,海之藍在終端的單瓶價格上調10元/瓶,天之藍單瓶上調20元/瓶。
洋河主力產品近年來每年都略有上調——2015年春節后,海之藍、天之藍分別上漲了3元、5元;2016年,這兩支產品再度上漲了2元、4元;2017年春節,兩者又分別上漲2元、3元。加上此次的漲價,藍色經典完成了4次價格上調。
自7月1日起,紅花郎十年由“進十箱贈送本品一箱”調整為“十五贈一”,紅花郎15由“進十二箱贈送本品一箱”調整為“十五贈一”(按出廠價換算,紅花郎十年每瓶上漲約10元,紅花郎15年每瓶上漲約6元)。
西鳳酒也在近日傳出提價消息,據稱,其中鳳香型每瓶提價5到10元不等,濃香型每瓶提價2到3元不等,西鳳所有單品漲幅將按包材不同而有所不同。
隨后,西鳳對提價、整頓進行了回應:公司對過去定價較低的產品逐步在梳理整頓,陸續會進行價格上的調整;濃香型產品取消數字是按照公司既定的規范要求來推進的,未來公司不再生產帶數字的濃香型產品(包括貼牌);沒有具體時間點。
業界認為,多個名酒企業于近段時間集中調價,與各個企業布局下半年銷售任務有關,也與對旺季市場的熱度預期有關。
一線名酒漲價謀占位
名酒紛紛提價的背后,是酒業正在走出調整期,逐漸回暖。而對于部分名酒企業來說,之前的控量保價舉措所形成的供需失衡,也為這種提價制造了基礎。此外,回歸名酒應有價值、在一線名酒排位戰中占據有利位置,也成為名酒紛紛提價的重要因素。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認為,今年的白酒漲價風依舊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未來白酒還將面臨產銷量下滑、價格上漲的局面。因為消費升級,未來名優酒的產銷量會增大,而低端白酒的產銷量會減少,再加上葡萄酒、洋酒、啤酒的沖擊,白酒的總產銷量肯定會減少。
2016年底,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在海外經銷商聯席會上,釋放出穩價、增量的“重要信號”。首先是價格不變,政策不調整,其次是增量,2017年茅臺酒市場投放量將在2016年基礎上增加15%。
對此有業界人士直言,“2017年不提價恐與現實供需關系背離!”事實證明,這種判斷頗為準確,2017年茅臺零售價格上漲了。
7月11日,《華夏酒報》記者看到,“京東自營黔酒茅臺專營店”上,茅臺飛天53度單價已達1299元,且每個IP限購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