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熱”行至中場,投機資本在退場,產業資本卻在繼續加注。
3月28日,貴州省投資促進局舉行2022年一季度全省產業大招商網上集中簽約儀式。此次“云簽約”項目217個,簽約總金額逾1030億元。其中,酒類項目16個,總投資額達到105.6億元,包括投資50億元的習水縣1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并購擴能項目、投資20億元的赤水市年產5000噸醬香白酒項目、投資16億元的仁懷市金東珍酒(一期)項目等。
這是繼今年2月8日貴州省發改委發布《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大力推進實施2022年2500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的通知(黔發改投資〔2022〕67號)》,公布56個酒類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后,上交的首份招商引資成績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簽約的投資方均為民營企業。酒業家對投資項目名單梳理后發現其中的2大亮點。
亮點一:遵義產區簽約14個項目,占總投資額99.4%
在總投資額過百億的16個涉酒項目中,遵義產區無疑是本次簽約的最大受獲者。
從區域分布來看,16個項目中遵義產區占了14個,投資總額達105億元,占本次酒類項目簽約總額的99.4%。其中,仁懷占4個,赤水占3個,習水1個,遵義其他區縣6個。
從項目規模來看,此次簽約的不乏重量級項目。
在習水產區,此次簽約了投資50億元的習水縣1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并購擴能項目,投資甲方是山東史丹利景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16日,史丹利就傳出消息稱,牽手貴州永恒酒業有限公司,打造1萬噸醬香酒技改項目。而在貴州省政府2月16日發布的《2022年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名單》中,該項目也位列其中。該項目產能之大、投資金額之多,與習水產區提出“新引進的白酒企業產能須達到10000噸以上方可準入、產業大招商為抓手”等政策密切相關。由此可以明顯看出,習水正試圖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在環保上的嚴標準,向規模化、規范化、環保化方向邁進。
在仁懷產區,受土地資源制約和環保政策影響,除了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的仁懷市金東珍酒(一期)項目外,仁懷產區并未有新增簽約大產能項目,主要以股權合作的投資方式為主,比如,深圳市鉑欣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大唐酒業60%股權、仁懷市國臺茅源醬酒合作項目等。這或許顯示出,兼并重組將成為仁懷產區發展的主基調。
而在赤水產區,此次簽約的項目中出現了一個產能大項目——廣州醬香大師酒業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的赤水市年產5000噸醬香白酒項目。這可以看出赤水市在搶抓仁懷產區產能“溢出”紅利方面的成效。
資深醬酒專家、權圖醬酒工作室首席專家權圖表示,目前投機資本在退場,產業資本在下注,于貴州產區而言,隨著國發2號文件深入實施,將更好釋放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效應,推動貴州醬香白酒優質產能和產量的不斷提升。貴州醬酒產業發展將呈現出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企業艦隊實力不斷攀升、產業鏈要素集成效應不斷凸顯、產區品牌優勢加快釋放的態勢。
02、亮點二:包材項目近占一半,貴州白酒包材產業邁向100億目標
縮短供應半徑打造產業閉環也關系著醬酒產業的長足發展。此次簽約項目中,除了產能擴張項目外,不乏包材配套項目。16個項目中包材項目占了將近一半,主要集中在仁懷周邊的遵義其他區縣。
近年來,貴州省提出包裝由“向外看”到“向黔看”,遵義大力扶持包材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打造白酒包裝配套產業聚集區。
2019年,遵義包材配套率為30%,2020年上升為52.8%,再到2021年的80%,包材產業企業總數達211家,包材企業全年完成產值48億元,并提出爭取到2025年實現包材產業產值達100億元,形成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由此可見,不斷引入產能、工藝、成本、設計、品牌硬核優勢的包材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在遵義產區落地生根,成為遵義產區發展酒類包材的重要一環。
“今年一季度,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受到影響,貴州這份成績單來得實屬不易。”遵義產區一位資深醬酒專家表示,貴州一季度簽約項目中酒類投資超過百億,是貴州省積極落實國發2號文件中“發揮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精神的體現,意味著貴州將緊緊抓住醬酒發展趨勢,促進白酒規模和質量的大幅提升。(原標題:16個項目總投資105.6億!2022年誰在繼續加注貴州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