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酒點評:
1、 就今年李克強總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目標和重點工作來看,2017年,國家仍將保證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作為首要目標。
也就是說,酒類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對于目前已經對經濟新常態強適應,并逐步回暖的酒類行業來說,是穩定和繼續向好發展的“定心丸”。
2、 從減輕企業稅負的目標來看,這是對酒類行業最直接的利好,也是最大的看點。有行業人士表示,酒類行業稅收標準一直是比較高的,在云南等省份,之前白酒綜合稅率甚至在40%以上。
目前白酒增值稅按照頂格的17%一檔征收,此次報告透露出稅負只減不增的信息,可以預料今年酒企的負擔將有所降低。骨干酒類企業的競爭力將更加明顯,酒類行業將向大型企業、優勢企業,以及中型白酒企業逐漸集中,小型落后酒類企業因競爭力不強,將慢慢退出甚至被淘汰出局,進一步加快行業的集中度。
3、 就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等這幾條來看,國家將大力解決就業,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同時不遺余力的推進城鎮化進程。這對酒類行業來說更是可以觸摸的利好。畢竟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以及推進城鎮化都意味著消費升級。
對于白酒來說,消費升級意味著品牌升級,品牌價格化已成為酒類產品消費選擇的一個重要特征,一個品牌代表一個價位,可以預料,強勢白酒品牌今年將收獲更大。
消費升級還意味著酒類產品性價比的升級,更具特色和性價比的酒體體驗、訴求更有說服力的產品更容易抓住消費者。這對于區域名酒企業來說,是個不容錯過的利好。
消費升級還意味著服務的升級,只有服務好消費者,滿足好他們需求的經銷商和名酒連鎖店才能跟上消費升級的節拍,順勢而為先行動起來的經銷商才有更大的發展。
4、 從國企改革的角度來看,有行業專家認為盡管酒類行業不是國家重點關注的行業和領域。但是國有制白酒企業大多體量較大,對地方財政有著重大支持,對當地的經濟生活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力,所以酒企的國有制改革也是今年各級政府關注的重點。
畢竟在酒類行業推進改制有利于釋放企業活力,通過綁定管理層利益,采取員工持股,甚至引入戰略投資和優秀經銷商入股,可以激發管理層及員工積極性,對酒類品牌和市場有明顯的正效應。且酒類行業也已有成功樣板案例,是明顯促進酒類產業健康發展的利好。
5、 另據行業人士分析,國家在投資、消費、創新、環保和醫療等方面的舉措也有利于酒類市場的發展。
這些舉措將為市場帶來大量的貨幣資金,根據酒類行業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一致性,以及消費市場反應的滯后效應,未來的兩三年,酒類市場也將迎來一大波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