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節(jié)臨近,這本是白酒銷售的旺季,也是中高檔白酒漲價的時機,但今年的情況卻與往年不同,中高檔白酒銷量減少,價格下降;中低檔白酒銷售正常,價格平穩(wěn)。
據杭州市物價局近期的檢測,500毫升53度茅臺、52度五糧液均價分別為991元、655元,較去年同期的1499元、744元,分別下跌33.9%、12%,較2012年的1980元、1090元,累計下跌50%、39.9%;價位在100-300元的中高端白酒中,500毫升53度1898老郎酒、53度1956老郎酒價格分別為152.07元、103.93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了42.05%、42.15%;而低端白酒振幅最小,如500毫升38度泰山特曲濃香型酒、伊力老陳酒十年陳釀酒等跌幅均在5%以內。
中高檔白酒價格下降的原因:一是國家的反腐政策。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此后又下發(fā)了嚴禁公款宴請、鋪張浪費的六項禁令。經過近兩年的時間,限制公務消費的政策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中高檔白酒公務需求大幅減少;二是80、90后逐漸成為社會主流人才結構,消費者對烈性酒的需求下滑。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高檔白酒銷量減少,價格下降是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但在這種形勢下,五糧液集團在2014年12月經銷商大會上卻提出了“保價”的要求:52度普五一批價格(出廠價格)不得低于每瓶609元,零售價格不得低于729元。在此前的5月,普五已經大幅下調價格,一批價格從729元調整到609元,零售指導價從1109元調整到729元。那么,這次“保價”能保得住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起主導在用的是供求關系、價值規(guī)律。在供應量變化不大、需求量急劇減少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是必然的,是符合供求規(guī)律的。至于價格下降到何處,要看消費者的認可。比如在杭州一超市,53度飛天茅臺價格直接降到了888元一瓶,很多人都是整箱買回去的,自己喝或送親戚朋友,這個價格比團購價還劃算,去年這個時候是1100元一瓶,53度飛天茅臺賣斷貨了。這就是消費者認可的價格。
廠家單純的“保價”是違反經濟規(guī)律的,也是保不住的。不可否認,前幾年高檔白酒熱銷的背后,是酒價的泡沫,是公款腐敗的支撐,以及民間不良酒風的助推。現在,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六項禁令下,酒價泡沫已經破滅。對于高檔白酒企業(yè)而言,應該拓寬思路,適時應變。可適當開發(fā)中低端品種和其他酒類品種,以豐富產品體系,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擴大自身產品的覆蓋人群,增加銷售量。而不應一味沉溺于虛幻的泡沫之中,幻想著通過某種方法,人為地“保價”。
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常的人際交往是需要酒的,質量穩(wěn)定、價格適中的白酒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些地方名酒的銷售情況就說明了這一點。山東景芝酒業(yè)副總經理來安貴就表示,景芝酒業(yè)主要產品是中低端價格酒,高端產品占比較小,主要市場在山東省,因此,此輪白酒調整影響較小。“今年春節(jié)發(fā)貨量與去年相比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除了高端酒銷量有影響外,系列酒的銷售已經完成既定目標。”
據2月2日《中國白酒行業(yè)信息簡報》提供的數據:目前,多地的52度“普五”一批價格維持在580—5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