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四大標準規范酒莊發展
從葡萄酒領域借用發展概念的“白酒酒莊”,在酒類行業仍屬于新鮮事物。與動輒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葡萄酒酒莊相比,白酒酒莊在該如何定義,采用何種標準上往往語焉不詳,這成為有志于發展白酒酒莊的行業人士最為關切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葡萄酒酒莊自成體系,從生產種植、釀造、飲用體驗完全一體化。而白酒酒莊則往往停留在釀造、體驗、旅游等層面,在酒莊的發展過程中,各家白酒酒莊的認知不同、所建設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到底白酒酒莊應包含哪些體系?包含哪些內容?達到怎樣的標準?
在本次白酒酒莊聯盟年會上,無論是名酒企業代表(瀘州老窖),還是酒業協會,均鄭重提出了標準化的問題,這也被看作是白酒酒莊模式發展的關鍵所在。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同樣提出了產業建設的幾點建議,在宋書玉看來,中國酒業協會提出的中國白酒酒莊聯盟建設工作,是對白酒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之一,酒莊標準體系逐步規范、健全,白酒酒莊高度標準化的發展,必將成為白酒高端品質的重要保障,也必將成為支撐白酒產區發展,引領產區品牌建設的核心動力。做好這件事情,要從二個方面入手:其一是規范現有的標準體系;其二是建立新的品質、價值表達方式。
在宋書玉的表述中,白酒酒莊標準體系包含:生產準入標準體系,文化體驗標準體系,產品標準體系,知識產權標準體系,四大標準體系將規范中國白酒酒莊的健康發展。
“讓真正的美酒消費者方便清晰辨識,企業嚴格規范執行,監管部門有效監管,非常重要。”宋書玉強調,酒莊只有與消費者形成良性互動,才能讓酒莊的特色被消費者準確品味到、感知到、觸摸到、體驗到,才能讓白酒酒莊酒這一國際化表達深入落地。
03、高端化與產地化是成長動力
在各白酒酒莊依然自行其是,無法做到統一化、標準化的今天,制定四大標準(生產準入、文化體驗、產品、知識產權)可為消費者釋疑,可助推酒莊發展。但是,對于意圖得到這塊蛋糕的經營者而言,白酒酒莊發展的核心何在?
在白酒酒莊聯盟年會的現場,與會者的觀點已經強調了“產地化”的重要性,而作為目前尚屬于小眾化的消費品,在注入了體驗、旅游、文化等諸多附加價值之后,只有“高端化”才能承載起酒莊酒的發展需求。
“縱觀國際著名的名酒產區,無一不是依靠規模領先的名酒企業和獨具特色的名酒酒莊作為形象和載體。”林鋒認為,在2017年召開的“世界名酒價值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正式發布“世界十大烈酒產區”榜單,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白酒的形象,也為正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產區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
“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對中國名優白酒未來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從釀酒原料、釀酒生態、質量管理、標準水平、釀酒技藝、釀酒歷史、釀酒文化、品牌建設等諸多方面對優質白酒的生產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際上著名葡萄酒酒莊均依托于著名產地,將釀酒、品酒文化與酒類產地獨特的生態、氣候、自然人文景觀相連,創造出消費者對于酒莊的認同。
高端化成為酒莊酒致勝的另一重要元素,當下發展白酒酒莊者,均花費重金打造相關的莊園、環境設施、設計消費者體驗流程,在無形中為白酒消費增添了諸多附加價值,當酒莊酒銷售價格過低時,顯然無法承載起諸多附加設施的成本投入,若陷入價格戰,更是有悖于發展“酒莊白酒”、為酒業創造多元價值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