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商務部傳出消息,中澳自貿協定已進行第三次降稅,牛羊肉、海鮮、乳制品、堅果、水果、葡萄酒等部分自澳進口產品的關稅將進一步降低。羊城晚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推進,這方面的好消息還將陸續有來。
據悉,中澳自貿協定是我國首次與經濟總量較大的主要發達經濟體談判達成自貿協定。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一年多來,已讓眾多企業受惠。以澳大利亞進口肉類產品為例,最惠國稅率為12%,協定稅率則明顯降低。
廣州合利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報關經理表示,其代理的多家涉及中澳自貿協定項下貨物的企業進口成本降低,受惠感覺明顯,其中一票報關單減讓稅款多達2.73萬元。“我們公司做農產品進口10多年了,得益于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公司進口成本明顯降低,例如最近進口的一批6.4萬噸的澳洲大麥,因享受了協定稅率,對比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前,共減讓稅款270萬元。”廣東俊杰農產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部分自澳進口產品的關稅進一步降低,消費者會如何受益?
記者5日采訪廣州多家大型進口超市和貿易商。他們表示,就短期而言,還看不出對于終端進口價格的影響。一方面目前銷售的部分進口食品庫存還沒有消化。另一方面,由于進口關稅占降關稅進口商品價格的比例并不算大,所以直接影響有限。有進口商邵樂文表示,比如紅酒的進口關稅大約為10%左右,但還有20%左右的消費稅和17%的增值稅,而且流通領域,光是物流成本也已經因油價的上漲等因素出現了上升,因此,部分降稅進口食品在短期內降價可能比較難。但對于長期來看確實有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