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
能罰得違法者傾家蕩產嗎?
新《食品安全法》處罰愈加嚴厲,設行業終身禁入制
記者:有人說,有些國家在食藥領域的處罰極為嚴厲,非法商家往往會傾家蕩產,并且終身禁入,我國為什么沒有采取這樣的嚴厲程度?
負責人:不同國家的國情不同,不能簡單對比。有些發達國家食品藥品產業發達,監管起步較早,法制體系較為完備,而我國食品藥品監管起步較晚,安全基礎薄弱,特別是食品行業小散亂問題突出,大部分是小企業,還有不計其數的小作坊、小攤販。國情不同決定了法律體系不同,不可能照搬其他國家的法律。
近年來新制定修訂的法律法規在處罰上愈加嚴厲。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加大了對食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比如,提高罰款額度!妒称钒踩ā返123條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經營病死、毒死動物肉類的行為,罰款額度由原來的最高可處貨值金額10倍罰款修改為最高可處貨值金額30倍罰款。
比如,引入了行政拘留。《食品安全法》第123條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病死畜禽,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予以行政拘留。從原先的行為罰、財產罰到現在人身自由罰,對嚴重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處罰升格了一個檔次。
再比如,規定行業終身禁入!妒称钒踩ā返135條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記者:處罰從嚴,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負責人:作為責任主體,企業必須對其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觸犯了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未能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罰。對食藥監部門來說,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拓寬案件線索。主動從日常監管、監督抽驗、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發現違法信息。
二是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聚焦重點品種、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開展有針對性打擊行動。例如在食品方面,就要以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白酒等大宗食品為重點品種,以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等為重點區域。
三是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目前,我們已聯合公安部等相關部門,起草了相關文件,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中的證據轉換、涉案物品處置、涉案產品檢驗與鑒定、案件信息發布等工作。
四是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積極重點推動《關于推進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制度的出臺,鼓勵守信經營,懲戒失信行為。聯合相關部門在企業登記變更、稅務、政府招標采購、土地使用和環評等方面采取懲戒措施,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