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大爆炸時代的來臨,白酒行業給予了它很高的期望。隨著酒類電商的發展,未來60%的經銷商將面臨淘汰,哪種類型的酒類經銷商會被酒企淘汰?
推廣不得力的經銷商
經銷商被廠家淘汰,最大的原因便是市場運作不好,廠家對銷量不滿意,影響了廠家對經銷商的信心。
近幾年來,李經理一直在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來適應多變的市場。不過產品多了,李經理卻應付不過來了,尤其是對于新代理的產品,他們公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眾所周知,新產品雖然利潤高,但是剛上市時,銷量一時很難起來,業務員推廣起來難度大,所以很多業務員寧愿去推廣那些銷量大的老產品,也不棗意費力地去推廣這款新產品。李經理代理的新產品有一年多了.但是銷量并沒有太明顯的改觀,而他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王重蘭:每當廠家負責人走訪其公司時,李經理都會跟廠方要市場費用,并將銷量不好的原因歸結為廠家支持少,促銷活動力度不大等。廠家負責人聽了之后心里就不樂意了,認為李經理將責任都推到了自己身上,將來廠家問責起來,都變成了自己的責任。經過一番調查后,廠家方面發現,原來李經理的公司一直沒有把新產品當成重點產品來推廣,顯然是對其不夠重視,與其如此,還不如將產品交給其他公司運作。于是,廠家在合同到期后,不再和李經理續簽合同,而是選擇了與當地其他的經銷商合作。
總結:如今各地市場競爭激烈,一款產品在市場上推廣起來的難度不斷加大,對于產品多的經銷商公司來說,對待每個品牌的態度難免有輕有重,而業務員在同客戶推廣產品時,也會側重那些容易上量的產品。經銷商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有必要分品牌來運營,甚至一些較大規模的公司也可以采取分公司的方式來推廣產品,這樣一來,每個品牌都由一支專門的團隊來打造,業務員的精力更加集中,有利于產品的上量。
假如公司的團隊人員不足,無法分品牌設立部門,那經銷商在產品的考核設置上也應有技巧,新舊產品的提成比例不同,也是刺激業務員推廣新產品的一種辦法。
區域較大的經銷商
有些經銷商是直接被廠家所淘汰,失去了某款產品的代理權;也有些經銷商并沒有完全被別人替代,而是失去了某些區域的經銷權,這種情況最近幾年尤為常見,因為對于不少廠家來說,擴大經銷商隊伍可以為其帶來更多的效益。
大部分企業為了實現市場的精耕細作,最開始時可能會在某片區域招一個代理商,但是時間長了以后,為了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也會分產品或分渠道增加新的經銷商,而原有經銷商一時難以接受這一點。陳經理代理了一個品牌,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品牌在該地級市產生了不錯的銷量,正當陳經理想大干一場時,廠家卻通過陳經理,將該區域分為三大片區,陳經理只能負責其中的一個片區,包括市里的幾個城區和部分縣級市場,陳經理最初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好不容易將這個市場運作起來,廠家卻要別人跟他共同分享這份利益。廠家經理告訴他,這是公司發展的大趨勢,不止陳經理所在區域如此,全國不少區域都是這個方向,將來也會普及到所有地區,陳經理如果不接受這個方式,就有可能得不到該品牌的代理權,或者承諾一年實現多少的任務額,這對陳經理來說是不小的壓力,陳經理唯有接受這個現實。
無獨有偶,蔡經理也是被分割了區域的經銷商,廠家實行扁平化管理,直接在縣級市設立了代理商,以前那些只是蔡經理二批商的客戶,一躍成為了縣城的一級代理商,他們直接和廠家對接,不需要再和蔡經理產生關聯,極大地提高了這些經銷商的操作熱情,不過蔡經理原來的大區域,也只能無奈地縮小到市區了。
總結:經銷商原有的區域被廠家重新劃分,有時候是因為經銷商精力不夠,無法承擔太大片區的銷售工作;也有時候是因為廠家的市場需求,當廠家在某個區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想實現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下沉產品到各個渠道上去,增加新的經銷商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所以這是目前不少廠家較為常見的運作手法。遇到這種情況,經銷商大多“無力反抗”,在欣然接受的同時,經銷商最好和廠家提前談判,爭取將銷售情況良好的區域歸入自己片區內,并向廠家多爭取一些政策支持,畢竟自己的區域被分走了,此時和廠家要利益,廠家為了彌補經銷商的損失,一般情況下都會同意他們提出的這些條件。
跟不上廠家發展速度的經銷商
經銷商和廠家是相輔相呈的關系,二者彼此依賴,共同發展,只有步調一致,才能保持良性的發展,一旦產生錯亂的步伐,就很可能無法再合作下去。
林經理代理了一款區域強勢品牌,該產品在市場表現不錯,其既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又有較深的消費基礎,眼看著這兩年在當地銷量逐漸提升,也為林經理公司的發展助了一臂之力。除了市區之外,林經理還在一些經濟水平較好的縣級市設立了二批商,不過隨著產品在當地的熱銷,廠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林經理必須擴充其市場占有率,以提高產品的鐺售額?墒橇纸浝韺儆谇蠓型經銷商,他覺得這幾年公司的發展情況不錯,應該穩定幾年之后再去擴大營業范圍,再說剩余的哪些市場,要么就是經濟水平一般,要么就是已經有不少流行品牌,該品牌進入的難度比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林經理需要慎重考慮。但是廠家不這么想,他們希望趁著這幾年公司的發展勢頭,品牌口碑也不錯,正是渠道下沉的大好機會,可是林經理卻一直沒有行動,令廠家特別惱火。最后,廠家將林經理不愿意涉及的區域,以及市區一部分區域分給了另一個經銷商,其管理范圍不但沒有擴大,反而縮小了。
總結:無論任何時候,廠家都希望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下沉再下沉,銷售范圍擴大再擴大,而有的經銷商在發展中求的是穩,他們并不希望快速地擴大經營范圍,而是在穩定原有事業的基礎之上再談發展。但是廠家有自己的發展需求,經銷商一旦無法適應其發展頻率后,廠家就有可能引入新的經銷商,來實現自己在市場上的發展計劃,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被業務員“革命”的經銷商
有的經銷商是被同行所替代,而有的經銷商卻是被自己公司的業務員革了命。趙經理代理一個名酒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時間里,趙經理見證了該品牌的成長,它從一個區域強勢品牌,逐漸地在市場上名氣大漲,大有成為全國性戛牌之勢,趙經理公司也通過這款產品,慢慢地成為當地有一定名氣的經銷商。
由于趙經理所在區域較大,再加上其公司發展規模所限,趙經理一直沒有實現全渠道發展,而只是在酒店和團購兩個渠道上運作。酒店是其多年來積攢的資源,再加上公司業務員的努力拓展,趙經理在當地區域掌握了一部分酒店資源,對該品牌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團購渠道上,趙經理過于依賴其團購經理,客戶也基本都在這名團購經理手中,幾年下來,這名經理憑借該品牌的影響力和趙經理公司的資源,和當地不少團購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并逐漸和這些客戶的關系處得非常密切,時間久了以后,這名團購經理有了單飛的念頭,而且令趙經理更生氣的是,團購經理單飛后,不但撬走了公司的這些團購客戶,還將該品牌的代理權也同時撬走,這相當于取代了自己,成為該品牌的代理商。
總結:精英型業務員往往有更高的發展目標,一旦經銷商公司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他們就會有新的工作打算,而從銷售成為代理商,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經銷商過于依賴業務員,或者將客戶資源全被一人所掌握,自己很容易處于弱勢的地位,業務員繞開自己直接和廠家合作也不無可能,畢竟他有足夠的資源,就有了和廠家談判的砝碼。
隨著白酒行業的變革,小型經銷商淡出,而具有終端資源的經銷商才能存活。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企業對終端的直接控制,使未來的經銷商價值將越來越低,而中間環節的減少將會大大加劇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的融合。因此未來具備豐富上游資源經銷商才會成為白酒產業鏈上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