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營銷的寬度拓展
營銷體驗的縱深驗證數據很重要,一旦測試出盈虧平衡點。接下來就必須快速出擊,第二輪、第三輪……活動有序展開,這個時候,同行已經追不上你了。
以下幾個方面的維度需要考慮:
1、間隔時間。你要計算出接下來怎么將一場接一場的活動持續辦下去,如果每場活動周期是15天,除去調整期的時間,就可以設置20天左右的間隔周期。還要算一下,在一個年度周期內,你計劃推廣活動的次數。
2、拓展方式。重點考慮的問題是,接下來,第二批人員如何邀請?第一批人員很容易就找到了,因為他們大都是親朋好友,或離自己比較近的消費者。當這部分人找完了以后,你打算怎么辦?利用人脈關系搭橋?如何搭?在搭橋的過程中有無考慮額外費用的追加?
3、臨界次數。如果是企業行為,對單一市場的臨界次數測試很重要,因為企業會想著做許多區域市場。但相對商家而言,這就不重要了,因為商家只做自己的區域市場。
尋找這個臨界點的意義非凡,我們都知道物理學上有量變到質變的理論,做市場營銷其實也是一回事。區域市場一旦達到這樣一個臨界值,就預示著市場的銷量會呈現裂變式的增長。
風險與機會并存
首先,這種作業方式對活動費用控制、產品成本等因素要求很高。這是很正常的,哈佛大學商學院著名教授邁克爾·波特的競爭三部曲中已經說得很明白:成本領先、專注化、差異化。在高度競爭的酒水領域,成本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廠家的成本有很大的優勢,而商家選擇這種作業方式,必須與廠家合作,或共同承擔費用,或盡可能降低成本。
其次,做之前要設計好每個操作步驟,最重要的是對風險進行評估。如果沒有操作能力、風險不能控制就不能盲目作業。
最后,能做好節點控制,各環節的關聯因素都考慮周全了,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你就可以試著做(其實大家也一直在做),你可能會發現,越是覺得會虧損的生意,賺得就越多。
只是做點銷量那么簡單嗎?絕不是!想一想,如果你操作酒水,想做成區域市場的龍頭老大,你的實施路徑是什么?控制區域市場喝酒的人就可以!這就回歸到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創造顧客”這個根本結論上來了。
這也是白酒營銷“循徑尋客”戰術模型設計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