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酒業家記者在進行市場調研時得到爆料,河北滄州的一個縣級地產品牌河間府酒業,面對獻王、十里香兩大地產核心品牌的夾擊,卻在2016年呈現爆發式增長。今年的前11個月,河間府銷售業績已經比去年全年增長了一倍有余,業績增幅達到了127%,這勾起了記者的興趣。
據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2016年、2017年這兩年將是地、縣級白酒品牌存亡的分水嶺,而且當前已有相當數量的中小品牌到了退市邊緣,不少名酒企業也已把并購矛頭指向了這些區域品牌。在這種情況下,河間府的成倍增長,給困境中的中小企業帶來了一縷曙光,也給行業樹立了一個“小而美”的典型案例。
五級分檔的重鎮河間,白酒市場容量達1.5億
河間市作為河北白酒重鎮滄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酒業家記者通過市場調研后發現,在這個將近百萬人口的縣級市場,白酒市場容量大約1.5億左右。
首先,350元以上價位次高端、高端酒市場容量約占10%,代表品牌為茅臺、五糧液、國窖等,總銷量約1500萬;
其次,中高檔150-350元價位市場容量約占13%,代表品牌為洋河天之藍、劍南春、十八酒坊8年、瀘州老窖特曲及窖齡30年、河間府毛公書院、河間府內供酒等,總銷量約1950萬;
第三,中檔50-150元價位市場容量最大,約占35%,代表品牌為十里香紅8和黑盒及五星、河間府國風G3、瀘州系列、老白干大小青花、洋河海之藍、獻王年份系列等,總量約5250萬;
第四,中低檔20-50元價位市場容量約占17%,代表品牌為河套老窖、瀘州系列、河間府彩韻、稻花香、玻璃汾酒、洋河藍優、玉泉鐵盒等,總銷量約2550萬;
第五、低檔20元以下的價位約占25%,代表品牌為龍江家園、河間府陳釀及純糧6、獻王珍品6、牛欄山、紅星、莊稼院、小村外等,總銷量約3750萬。(注:以上數據為記者市場調研數據,若有偏差,請以廠方實際數據為準。)
總的來看,河間市場20元以下光瓶酒和50-150元價位的盒裝酒是河間白酒的兩大主流消費價位,一個是低端大眾老百姓消費的主流價位,一個是目前河間商務消費的主流價位,這兩個價位的容量整體占比高達60%。
河間融匯通商貿總經理劉進步告訴酒業家記者,滄州本地第一大品牌十里香將50元以下價位的產品全部砍掉,把所有資源聚焦到中檔價位,目前看其黑盒和五星兩只產品在河間市場銷售強勁。而滄州本地的第二大品牌獻王從整體來看,其盒裝酒銷量下滑明顯,盒裝酒在河間市場整體處于衰退狀態,但值得關注的是其光瓶酒目前在河間市場表現突出,整體的市場氛圍處于一個上升階段。
那么,面對滄州市場的兩個老大哥的雙面夾擊,河間府酒是如何實現逆境中增長127%的呢?
定目標、抓變革,河間府“235”戰略劍指冀酒五強
采訪中,中亞集團河間府酒業董事長李亞杰告訴酒業家記者:“企業要發展,確定目標很重要。河間府2016年制定的三大戰略目標是:2年銷售過億、3年實現滄州域內強勢品牌、5年實現河北板塊5大白酒企業。”
河間府酒業市場部總監尚萌在采訪中指出,為了實現戰略目標,河間府進行了四大營銷變革:
1、變模式:河間府酒業對業務模式、渠道模式進行了調整,導入了新的“1+1”合作伙伴模式。
河間府酒業銷售部經理王福華對酒業家記者表示,在“1+1”合作模式中,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商家負責輔助和配合。廠家主導即以控價的模式與經銷商合作,所有的費用投入由廠家掌控,商家主要起到配送作用。
2、抓管理:健全企業管理,從管理層面系統考慮并解決問題。
導入以“監督管理+信息提報+會議溝通體系”為基本框架的管理模式。
監督管理:通過水印相機在終端拜訪的過程中拍門頭照片及陳列照片+每日暗號。確定人員位置,避免人員脫崗、漏崗。
周報表:推進目標管理,提高市場建設質量,強化執行。
晨會、月度會議:建立會議體制,所有市場人員參與,群謀群策,提升團隊協同作戰能力。
3、調組織:明確各崗位職責,增設了原來沒有的市場部及督察部,實現與銷售部三位一體得組織策略。同時結合四位一體的薪酬考核體系,保證人員的穩定性。
4、提效率:調整相關業務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升市場運作效率,以結構效率帶動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