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五糧液集團在宜賓召開了主題為“共商(大計)共建(平臺)共享(未來)”的運營商代表工作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股份公司黨委書記李曙光發表五糧液發展的全新思路,“通過戰略創新、品牌創新、營銷創新,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力爭重新回歸品牌、市場和市值的龍頭地位。” 與此同時,五糧液還將依托財務公司和資本優勢,強化資本運作,創新金融服務,特別是在產業鏈金融方面,加大對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服務。
聚焦主業 優化板塊
李曙光表示,五糧液將改革集團治理模式,進一步聚焦核心主業,集中力量做大做強五糧液主品牌,包括重新定位集團相關產業,按市場化方式減少內部關聯交易,按三去一降一補的方式,優化調整多元產業板塊。
按照五糧液集團規劃,系列酒板塊要承擔公司賦予的三個功能的平臺。即一要成為公司品牌管理創新的平臺;二要成為優秀的品牌運營商脫穎而出的平臺;三要成為公司整合渠道資源,進行混改的平臺。“十三五”期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打造的目標是,培育出至少1個20億元級品牌、2個-3個10億元級品牌、5個-10個過億元的品牌。“堅決淘汰市場定位不清晰、價值貢獻低的產品。同時,致力于傳統與創新結合,高度重視低度、時尚、健康的個性化需求,推動以工藝創新、酒體創新為核心的供給側結構性創新,引領消費升級新需求
另外,李曙光表示,在“十三五”期間,五糧液提出了兩個規劃,一是再建一個十萬噸原酒的生產基地,這樣五糧液的投放量有望突破兩萬噸;二是新增30萬噸的原酒儲存能力,保證白酒灌裝出廠之前至少儲存3年以上。
重塑營銷體系
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渠道改革也同步進行。李曙光認為,經過4年多的調整,五糧液雖在終端營銷做了不少改革,但還不夠,必須“改變‘貿易銷售模式’的粗放管理,實現終端營銷轉型,扭轉營銷隊伍少、終端工作粗的傳統局面,形成核心終端的深度運營,形成末端優勢。廠商要共同努力穩定出廠價,提升市場價,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價格形成機制。”
對于經銷商隊伍,李曙光表示,在實際運營中,建立科學評估、考核與問責機制,大力支持相互認同、相互支撐的優秀伙伴,對于破壞這一目標實現的運營商,要按照雙方合同與市場管理要求,減少乃至中止合作。對于執行不力的廠方營銷人員,要啟動問責與處罰程序,給能干事的人讓路。
在終端渠道建設方面,“百城千縣萬店”工程寫進五糧液的戰略中。
所謂的“百城千縣萬店”工程,就是要實現五糧液向終端營銷的轉型。具體就是要在上百個大中城市、上千個重點縣區建設上萬家核心銷售終端,包括依托專賣店、旗艦店和社會有影響力的銷售終端。五糧液將全面整合資金資源,在產品陳列、品牌宣傳、客情推廣等方面給予支持。
“終端營銷是服務消費者的臨門一腳,必須讓每一個終端店成為五糧液的品牌大使,成為五糧液品牌的推廣者。五糧液只要把品質優勢、品牌優勢、營銷優勢三位一體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實現更大更強更美好的未來。”李曙光表示,在實施“百城千縣萬店”工程的過程中,同步導入大數據應用和電商平臺建設。
加強品牌國際合作
在國際化發展方面,五糧液將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加強五糧液品牌國際合作,制定有針對性的海外市場規劃和方案,強化國際國內頂級酒業的戰略性并購。“五糧液已經有了一些很好的標的物,正在加強前期工作。并購重組是公司未來發展路徑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另外,五糧液將依托財務公司和資本優勢,強化資本運作,創新金融服務,特別是在產業鏈金融方面,加大對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服務。比如,我們正在與相關銀行合作,為經銷商提供提貨權融資服務等。”
招商證券分析師發布研究報告稱,五糧液并不缺品牌力,亦有行業景氣期積累下來的渠道資源,唯獨缺乏激勵機制和團隊執行力。新董事長履新后,態度務實、措施得力,公司在導致估值折價的各方面將有明顯改善,預計未來三年市值可達3400億元。上述分析師表示,五糧液今年初對老經銷商進行減量,實施“優質投放、增量溢價、違規減量”的措施,近期公司再次調高計劃外價格,批發價格持續回升,開啟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