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開始拼刺刀
不要看白酒上市公司半年報很靚麗,增長來自于哪里,都心知肚明。一方面,來自于提價,這是不能說的秘密。有品牌影響力的,比如茅臺,五糧液,不斷的提價,增加營收和凈利潤。
另一方面,搶別人的市場份額。看過動物世界的都知道,動物都有自己的領地。類似于吳京的《戰狼2》,犯我領土者,雖遠必誅。
沒有提價實力的品牌怎么辦?一個字,搶!茅臺、五糧液不斷提價,留下的空間立刻被次高端白酒所占領。如新京報所言,不少白酒企業加大300-500元價格帶的產品營銷,包括洋河與古井貢在內的地方龍頭企業和二、三線酒企動作十分明顯。
洋河股份正在“加快推進深度全國化的布局”,鄰居省份安徽必須拿下,打破動不入皖的魔咒。古井貢酒作為區域強勢品牌,必須死守大本營市場,才有資格進行初步的全國化。
數據顯示,2016年,古井貢酒在華中地區的營業收入達到52.86億元,作為主要銷售區域的安徽、河南及湖北市場占其總營業收入的87.84%;而在華南和華北地區,營收則分別僅占6.38%和5.75%。
同期洋河的營收數據顯示,其在江蘇省內營收為94.54億元,占總營收的55.02%;而省外市場則占44.98%。
由此可見,雙方的大部分營收均來自本土市場,但對比發現,洋河在大本營之外收入更為可觀,接近總營收半數。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洋河股份的競爭對手是茅臺、五糧液。但在安徽這一區域,古井貢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而古井貢呢?壓力更大。一方面受到全國一線酒企市場下沉壓力,另一方面受到本省其他酒企夾擊。據了解,洋河目前在安徽的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在安徽省內,古井貢的最大的對手不是迎駕貢酒,不是口子窖酒,而是洋河酒。
一旦安徽市場被洋河做到20億的規模,不僅是古井貢酒,其它幾家白酒上市公司,也都危險了。
在2017年半年報中,洋河股份其營收和凈利分別增長13.12%和14.51%;古井貢8月26日最新披露的2017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和凈利漲幅再次攀升至20.53%和27.34%。
古井貢的增長要快于洋河股份,占了基數小的優勢。但在中長期來看,古井貢追上洋河股份的可能不是很大。這意味著,洋河股份的護城河更深,安全感更強。
目前的現實是,在全國范圍內,洋河股份的實力遠高于古井貢,但在安徽省,古井貢的實力要高于洋河股份。后續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而不是緩和,像互換產品,都是小兒科,或者稱之為局部的擦槍走火。
最后忠告消費者的是,不要讓一家獨大,形成壟斷,除非你不在乎錢。當對一個品牌形成習慣時,就要警惕了。要想喝到便宜的酒,一定要多樣化選擇,保持區域競爭的平衡性。最好是,洋河,古井貢,或者其他品牌,都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