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游要品質
近幾年,產品源頭越來越被重視,原料質量逐漸成為食品飲料行業關注的熱點,很多行業都出現了產品溯源的技術。啤酒行業也不例外,如何控制好原料的品質,對于啤酒的質量和風味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實,啤酒的原材料也與其他行業一樣重要。”肖高求告訴記者,“我們為什么要在麥種培育標準上堅持保證麥種的高產、抗病,并要求大麥籽粒飽滿均一、蛋白含量保證在11%~13.5%?就是因為麥種的品質直接決定著啤酒的品質和口味。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求每粒麥種需要先經過3~4年的田間選擇、DNA選擇和溫室抗病鑒定后,才會送至百威英博全球各地實驗點進行田間試驗、品種鑒定。在經過長期品質篩選后,再投入商業生產。”
同時也是基于成本和品質的考慮,這些年,百威英博一直在推一個所謂的“smart barley”,也就是智能大麥項目。“我們現在把這個項目推出來,并不是說機器一開過去就能夠自動施肥耕作,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數據庫。我們會在中國主要的產區收集數據。農民今年施了肥,種植的是什么?土壤現在的情況怎么樣?這些數據我們拿到以后,做成數據庫,而且這些數據庫向所有參加我們這個項目的人開放,是免費的,也就是說每個農戶都能夠拿到一個報告。農民們可以看到,我在呼倫貝爾地區,500畝地的施肥量是不是夠了?我的產量為什么會比他的低?這樣的話,關鍵性的指標會讓他們知道我跟別人的差別在哪里?學會我怎么才能提高我自己。”肖高求解釋。但是這種探索的背后也有挑戰。“農業種植中的水資源高效使用,同樣是農業發展由粗放轉向精細化的重要方向。中國大麥產區主要集中在缺水區域,今年,百威英博大麥項目所在的呼倫貝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為當地農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水資源的利用直接制約和影響大麥產量與質量,在降低用水風險及改善用水管理方面,百威英博也在探索和研究,不斷優化灌溉設計,探索新的節水途徑。”
“啤酒行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依賴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做到從產業鏈源頭的優化和成本的控制,也許行業的變革要從內部管理深度的變革開始,新口味、新產品的推出都要依賴好的原材料供應,所以做好產業鏈的優化才是我們未來啤酒企業的方向。”何勇表示,“我希望中國的啤酒企業在注重啤酒原料品質的同時,也不忘對環境的責任,為整個行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我們希望兩者能繼續同步發展,用中國產的優質大麥,釀造世界一流品質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