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勝貞看來,這是市場逼迫金種子這么做,尤其是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獲取新的經銷商非常困難,金種子的選擇余地較少。
根據2017年年報披露,金種子酒應收賬款按賬齡結構,1年以內和1年以上的期末余額占比分別為57.27%、42.73%,其中3年以上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高達6439萬元。而金種子酒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也不到13億元。
市場被擠壓
目前金種子酒市場主要集中在安徽地區,而國內白酒行業向好主要傾向于一線品牌,尤其是具有品牌壟斷效應的企業,并不代表整體面向好。
在產能利用上,金種子陷入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上交所關注到,年報披露,金種子酒目前設計產能為40000千升,實際產能僅13728.6千升。
金種子酒4月16日公告回應稱,公司設計產能40000千升為成品酒產能,實際產能低于設計產能的原因系公司生產以“訂單+合理庫存”確定產量,近年來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公司產品結構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整體銷量出現下降。2017年實際產量為13728.6千升,低于設計產能。
在白酒專家蔡學飛看來,金種子酒產品的調整是低端化,脫離了安徽的主流價格帶,省內市場遭到強勢品牌與全國名酒渠道下沉的雙重擠壓。
除市場份額遭到擠壓外,傳統銷售方式遇到挑戰,也是金種子酒近年來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作為區域型白酒企業的金種子酒2017年度省內營業收入11.09億元,比上年減少12.05%,省外營業收入為1.7億元,比上年增加1.05%。省內營業收入減少的同時,省外的營業收入也未有亮眼的表現。
蔡學飛認為,“金種子酒的根本問題是體制不夠靈活,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品牌與產品結構升級緩慢,多元化嘗試不成功也帶來整體業績下滑。”
針對應收賬款以及市場等問題,記者給金種子酒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