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劍南春對外公布了 2015 年的銷售數據: 2015年實現營收 65 億元,同比增長 25% 。 在65億的銷售額中,其核心產品水晶劍南春占比達3成,銷量和營收創下新高。 2016年度截止到目前,水晶劍銷量和營收同比增長 30%。
2015年的南京秋糖會期間,劍南春提出了十三五期間銷售規模力爭達100億元的目標,并要在300~400元的銷售價格帶上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記者調查了解到,在河南市場上,劍南春在300-400元價位段銷量是最好的。北京、天津市場今年水晶劍增長超過50%。放眼全國,在這個價位段,劍南春也鮮有強勁的競爭對手。
反觀過去三年的調整期,業內知名的酒企多數都在下滑中觸底,而后緩慢復蘇。唯獨劍南春能夠在酒業“寒冬”中依然保持每年均能逆勢增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在劍南春身上有許多其他酒企所不具備的增長基因。
1長期積累的品牌勢能巨大
對劍南春來說,品牌是其最大的優勢基因。在白酒行業高速發展時期,茅臺、五糧液的不斷提價拉寬了整個白酒價格區間,諸多品牌借勢而起。但劍南春并沒有冒進。而當價格重新回歸理性,水晶劍的性價比便一下子凸顯出來。在 2013~2015 這三年調整期里,水晶劍要做的只是不斷鞏固基礎工作。目前,高端酒泡沫破碎,消費逐漸升級,酒業逐漸向橄欖型市場發展 , 而劍南春作為中檔酒中品牌力最強的產品,無疑會具有巨大增長空間。
2預先布局大眾價位,“雙劍合璧”
在核心產品水晶劍之外,金、銀劍南崛起,成為劍南春企業的又一增長點。金劍南原本在在消費者心中就有較強的品牌認知,2012 年在對金劍南進行升級后重新上市。金劍南 K6 、K9 填補了企業 200~400 元的價格帶,是企業預先布局大眾酒的重要籌碼。金劍南生逢其時,上市第一年即斬獲 4 億元銷售額, 2014年突破10億元。2014年10月,銀劍南上市,承接金劍南,主打 100~200 元價格帶。至此,“雙劍合璧”,劍南春在大眾酒領域穩扎穩打,占據不少市場份額。
3經銷商結構優化到位
2015 年,劍南春提出優化經銷商組成結構,建立經銷商考評制度,完善經銷商進入退出機制,淘汰不適應水晶劍產品運營模式或惡意破壞水晶劍市場平衡的經銷商,將各地認同劍南春發展理念的優質經銷商納入到新的水晶劍經銷商體系當中。
此外,劍南春明確表示,市場成熟后,與經銷商共享市場業績及利潤,做到不離不棄。在與金劍南經銷商的合作中,企業采取了“傾小商,重合作,密溝通”的策略。金劍南的招商更傾向于地縣級客戶,他們經營品牌更加專注,考慮市場更細致,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操作;廠商之間分工與合作明確,廠家協助客戶去拓展網點,進行網點的宣傳;廠商之間緊密溝通,及時商定市場推進節奏,活動執行細節等,保證銷售有條不紊的進行。
大商化小商、流通商向渠道商轉移是劍南春在這幾年里的又一個與眾不同的手筆。走出了不依靠大商,主抓終端的道路。劍南春的這個調整使得其掌控市場價格的能力更強,不至于出現被大商‘綁架’的現象,也贏得了多年來的市場價格的穩定。
4渠道扁平化,管理效率高
據了解,劍南春從2008年就開始著力打造地方辦事處隊伍,將渠道進行扁平化,加強由廠家到終端的效率和靈活性。在企業管理上,劍南春還較早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體系和數字化質量控制體系。企業借用ERP建立了信息管理平臺,從財務監控、產品分銷、協同辦公、人力資源、客戶關系管理再到供應鏈、生產制造、移動商務和全方位合同管理,ERP均能快速處理這些數據,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率。
5品牌推廣高舉高打
劍南春在2013年投入6.09 億元成為央視標王,邀請著名導演馮小剛代言,在中央 5 套、中央9 套、中央 11 套等晚間時段播放;在其銷售的核心省份如浙江、四川的衛視節目上也有廣告投放。這些廣告資源有意識地在向近兩年上市的大眾新品“金劍南”傾斜。在產品防偽方面,劍南春攜手淘寶,通過“阿里滿天星計劃”平臺,將防偽識別及促銷獎勵直接注入每瓶金劍南 K6 瓶身上的二維碼中,使消費者在購買金劍南時能直接通過掃描二維碼識別真偽。這些措施為劍南春贏得了消費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