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無論是一二線的知名酒企,還是根植地方市場的區域酒企,都經歷了一輪大的行業調整。隨著名酒企和區域酒企的陸續復蘇,行業調整已經基本接近尾聲。本輪調整中,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和營銷環境,酒企們在經營上都在摸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劉伶醉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劉伶醉)作為冀酒的龍頭企業,則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化為根基、以品質為核心、以老酒復刻為切入點的運營思路。
以傳統文化為根本 劉伶醉提倡回歸
近年來,國家層面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回歸,并逐漸形成一種社會共識,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酒文化已經深深的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白酒作為一種特殊的快消品,是承載酒文化的最佳載體之一。這種“特殊性”除了體現在感官層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記錄并傳承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風土和人情。
劉伶醉品牌來源于魏晉時期著名詩酒文人劉伶,其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金元時期,至今已經連續釀酒近千年,是中國最早的蒸餾酒發源地之一,而這款“劉伶醉·中華古酒”,便是取其古遠之意。說起劉伶,竹林七賢是繞不開的話題。魏晉時期,劉伶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飲酒縱歌,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因其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被后世文人所推崇。
竹林七賢已經成為劉伶醉酒最顯著的標志和圖案,“劉伶醉·中華古酒”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這款酒聚焦的人群是大眾消費群體,屬于劉伶醉的簡裝光瓶酒序列。
這款酒的“竹林七賢圖”是國畫大師經過數日精心勾畫而成,生動的再現了當時竹林七賢在竹林之間,一邊暢飲高歌,一邊抒發自己的遠大抱負的情景。這成為后世對竹林七賢最初的印象,也引起后世人們對“飲酒縱歌,快意酣暢”生活的一種向往。
竹林七賢以酒入詩,書寫人文情懷;劉伶醉以酒為本,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截至目前,劉伶醉酒已經先后舉辦了三屆專門以弘揚白酒文化為主題的老酒收藏活動,受到了老酒愛好者的追捧,并在圈內引發了一股“老酒熱”,引起了業內的廣泛贊譽和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白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酒企作為白酒的生產者和輸出者,必須責無旁貸的繼承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酒企的天然使命和與生俱來的義務。劉伶醉作為區域的強勢酒企和冀酒的代表,在傳統文化推廣和釀酒歷史傳承等方面,都做了不懈的努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以人文情懷為藍本 劉伶醉復刻經典
在傳統文化回歸的大潮中,復古情懷型產品備受市場青睞,眾多名酒廠家紛紛以此為契機推出復刻版新品。前不久五糧液推出了“致八零年代”復刻新品,復刻了上世紀80年代五糧液市場暢銷產品,而瀘州老窖、洋河大曲等也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復刻產品,這無疑將喚起一大批消費者對于特殊年代的記憶。
對此,行業觀察人士分析了背后的邏輯,“在品質消費趨勢下,復刻產品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眾多老酒愛好者、收藏者對經典老產品追逐的心理。復刻情懷老酒可以凝聚了一代人的記憶,可以大大提升品牌附加值,增加產品溢價空間。”
事實上,對于推出復刻版產品,劉伶醉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它不是簡單的推出具有“劉伶”以及“竹林七賢”元素的產品,而是在產品層面進行復刻,在文化層面進行延伸,以人文情懷為藍本,再現當時的經典。在劉伶醉復刻經典的產品中,劉伶醉·中華古酒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款。
據了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劉伶醉·中華古酒是劉伶醉的主導產品之一,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普遍青睞,在市場銷售中一度供不應求。對于為何復刻這款產品,劉伶醉一位釀酒專家做出了詳細解答。
他指出,釀酒人是感性的,同樣消費者也是感性的。劉伶醉·中華古酒作為劉伶醉曾經的代表單品,它當年的暢銷表明消費者對酒體的認可。如今復刻再推出,對消費者來說,既可以觸動他們的情懷,又能促使他們帶動周邊的人群去消費;對劉伶醉而言,這款酒既是經典產品的再現和升級,又是劉伶醉對經典無限的敬意。
業內對于劉伶醉的復刻經典戰略也予以了肯定。在業內人士看來,一個酒企要想長遠發展下去,必須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除了以品質為核心外,更要以人文情懷為根基,尤其是在傳統文化回歸大潮中,這種文化效應起到的效益會更加的不可估量。劉伶醉復刻經典產品,一來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進一步穩固其市場地位;二來有了人文情懷的輸出,劉伶醉的品牌形象必然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