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如何才能擺脫在全球消費鏈環節上受制于人的狀況?專家認為,將“消費力”轉化為“話語權”至關重要。
首先要正確評估中國在全球市場和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和價值。
其次,轉化的關鍵在于“消費市場”能否“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的“協會效應”“聚合效應”。
第三,將“消費力”轉化為“話語權”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國家政策出臺前后和日常運行過程中,都應該充分調查、掌握、了解行業狀況,以最大限度地指導行業更新換代、行業協會在國際市場上“話語權”的提升。
品牌力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中國進口葡萄酒權威行業機構指出,中國進口葡萄酒的行業現狀是: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進口來源地多元化,主要供應國份額更趨穩定;進口葡萄酒企業繼續增多,市場集中度仍低;目前仍屬大眾酒階段,進口價格基本企穩,消費呈典型金字塔結構;市場信息仍不對稱,渠道環節相對減少,效率低,成本高。
同時,該機構表示繼續看好中國進口葡萄酒中長期趨勢,未來數年潛力仍大,2018年有望保持15%以上增幅;大眾酒普及階段仍將持續數年,中低端需求為主,個性化、品牌化;高端化需求逐步提升;技術進步對葡萄酒消費升級、進口酒行業與市場影響明顯趨強。
特勞特說過: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產品,在營銷的世界里唯一的存在就是消費者的心智,認知就是現實,就是一切。為此,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只有通過營銷手段的創新和技術方式的調整來予以解決。可以這么說,不去跟風、模仿、追隨別人做區域老大,而要做區域細分;不要去搶所謂的第一,而應做自身的唯一;不要沾沾自喜自身產品的很多特點上去增加說服力,而應精心策劃獨到的賣點,提煉核心的概念去提高殺傷力等等,這才是當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自身的能力解決不了,那就不能再等待觀望,而應主動出擊尋求真正實戰型外腦的幫助了。
品牌資產的積累和內容生產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盲目跟風、朝令夕改。企業要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產品優勢、市場優勢等多種要素,對品牌資產和內容生產進行積累與整合。在品牌資產和內容生產的積累過程當中,樹立起品牌的關懷、信心、誠實、愛心等核心主張非常重要,要配合產品的功能性定位,確立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一種良好的誠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