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酒業媒體紛紛報道52度水晶劍建議成交價439元/瓶,同時更是以降政策的方式,變相提升出廠價。小編翻閱媒體報道發現,本次漲價竟然是劍南春2017年第五次漲價。1月,水晶劍通過減少政策的方式,將出廠價調整為10元/瓶,煙酒店成交指導價為370元/瓶;5月,水晶劍終端價提價10元,達到380元/瓶;9月6日,四川匯金商貿發布《關于水晶劍價格調整的通知》,自10月10日起,水晶劍統一零售價格不低于398元/瓶;9月14日,四川匯金商貿再次發文,要求在10月22日前,水晶劍的零售價格不得低于418元/瓶。名酒劍南春,頻頻提價底氣何來,難道說底氣來自于“民國第一酒”的霸氣往事。
要數民國第一酒,肯定需要在川酒中選擇,而臺灣省出版的《四川經濟志》上這樣記載:“綿竹所產大曲,雙料老酒及地窖酲色等,均膾炙人口,為省內外人士所到,而尤以大曲最有名”。并特別稱道:“四川大曲酒,首推綿竹”。可見綿竹名酒的第一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四川經濟志》綿竹大曲評價影印資料
歷經宋、元、明三代的傳承發展,清代康熙年間,是綿竹酒史的重要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在原有白酒的傳統工藝上,通過對曲藥、蒸餾方法的改革,釀制出綿竹大曲。綿竹大曲,又稱“清露大曲”!毒d竹縣志》記載“綿竹大曲酒,邑特產。味醇香,色潔白,狀若清露。”綿竹酒家林立,陜、甘、滇、黔、川以及松潘、茂汶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行商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綿竹大曲的質優量大帶來了銷售業及相關行業的興旺發達。城內茶房客棧、運輸行業,格外興盛,一派繁榮景象,以致有人譽綿竹為“小成都”。
綿竹繁華場景
清翰林學士李調元宦游遺跡遍及半個中國,而對綿竹大曲情有獨鐘,自謂“天下名酒皆嘗盡,卻愛綿竹大曲醇”。隨之釀酒作坊也興盛起來,而以朱、白、趙三家規模最大,且都集中在水好的西門。
頭等獎封第一
歷史進入20世紀以后,綿竹酒業又有了一番新的風姿,1911年,綿竹老號大曲獲四川省商業勸工會頭等獎;1922年,綿竹大曲首獲四川省勸業會一等獎;1928年再度獲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義全和”等12家大曲酒作坊的產品,又獲四川省優秀酒類獎;1932年,四川省舉辦第一次名產品展覽會,綿竹提供了多種產品送展,其中“恒豐泰”釀造的綿竹大曲酒首次被批準使用注冊商標,以嶄新的時代風貌引起一番轟動。
1911年春,綿竹老號大曲獲四川商業勸工會頭等獎
商業勸工會頭等獎章
規模巨奪第一
據《綿竹縣酒類調查表》記載,至1941年,全縣造就上作坊已多達二百余家,產酒二百余萬公斤。當時享有盛譽的大曲燒房除”恒豐泰“之外,尚有”天成祥“、”朱天益“、”楊恒順“等,共三十八家,擁有老窖共二百個,最高年產量達三百五十多噸。小曲燒房一百余家,如異軍突起綿竹全境。其中最有名的小曲(酲色)燒房,如”第一春“、”一壺春“、”曲江春“、“甕頭春”、“大江春”、“紫巖春”、“玉缸春”、“太平春”、“永生春”、“德永春”等,至今仍被父輩們懷念。
民國時期綿竹地圖
那時的綿竹酒業,已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峰?h城內酒肆林立,大街小巷,到處是酒樓、酒店和酒攤。若行經四鄉村落,走過小路旁的雞毛店、渡船碼頭的幺店子,總會看見柜臺上或矮方桌上排列著一列紅布沙包壓口的酒壇。至于四處游走的零酒擔子,更是觸處生香,叫賣聲不絕于耳。綿竹真是一派“處處有酒,酒香襲人”的酒鄉景象。而且不僅綿竹如此,就連偌大個川西平原,也到處流溢綿竹大曲醉人的酒香。
銷路廣霸第一
1913年,綿竹“義全興”大曲坊最早打入成都,開店營售綿竹大曲酒。至1949年,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在百酒薈萃的成都市面,專門經營綿竹大曲的酒莊、酒行和酒店已達五十余家。至今還有名號可見,比如走馬街的“達君心酒莊”、東華門正街的“三友酒行”、城守東大街的“亞通酒行”、簸箕街的“元亨酒行”、西御街的“德單榮”、總府街的“第一春”等,亦有五十余家,遍布成都東南西北四門。
而地處總府街(春熙路口)的“第一春”,每天銷售綿竹大曲酒多達八百斤左右。即使一般的酒家,日銷酒量也都在百斤以上。
《四川經濟志》綿竹大曲評價影印資料
從當時的酒稅額征數目表可以看出,綿竹酒業已成為當時地方財稅收入的一項主要的來源。因而,在三十年代,綿竹大曲被稱為成都“酒壇一霸”。
綿竹酒美名遠揚,向外的輻射力慢慢增強,甚至也直達通都大邑如上海、南京、重慶等地,并且同樣受到贊賞,并一度缺貨脫銷,例如,1943年,重慶市場的綿竹大曲銷路很旺,曾出現過因供不應求,購銷雙方經常發生糾葛的“緊張形勢”。為此,綿竹方面只得在重慶幾家日報、晚報上刊登“謝客”啟事,這在綿竹酒史上可算一樁奇聞了。
綿竹美酒老照片
新意足創第一
而作為“民國第一酒”,綿竹酒的創新能力也特別有話題感,比如,三十年代中期,綿竹酒家向市場推出一種新產品,名叫“冷氣大曲”,“冷氣大曲”剛上市,便在成都、重慶、南京等城市引起一陣轟動。
民國時期,傳教的外國人在成都陜西街教堂合影
而當時很多人覺得“冷氣”二字十分新鮮,一些大學生和外國傳教士還以為是“洋酒”,直到弄清楚這“冷氣”確系來自綿竹,于是好酒人便戲謔改稱它為“新國產”,然而這些趣聞也足以呈現綿竹酒的熱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