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由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的涂料“琺瑯”與中國瓷器交融出獨特的工藝美學,被稱作是“富具特色,釉上彩瓷甚是精美”的彩瓷器;300年后,琺瑯彩工藝為時代留下了無數精美作品,人們為此去挖掘、復原彼時的各種故事,將歷史繁雜的景象重現。
琺瑯彩是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碰撞所創造而成的,是古代與現代智慧的結晶,是工匠們技藝之高超的體現。如今,琺瑯彩被應用到了更多領域之中,當“官窯”邂逅歲月醬香,琺瑯彩與天俱來的優雅氣質,在融合中西風韻之后,琺瑯彩醬酒品牌也就應運而生。
于茅臺鎮醬酒發源地之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琺瑯彩醬酒堪稱是多種文化風韻的融會貫通,包含了琺瑯彩的工藝文化、皇家至尊文化、傳統吉祥文化,以及隱含的歲月釀酒文化。從舊有的經典工藝中脫胎出新的文化符號,琺瑯彩醬酒便一直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高雅的形象而著稱,但真正為琺瑯彩醬酒注入靈魂和魅力、把醬酒品質提升到新高度的,卻是源自一位享有“國家級品酒大師”之譽的重要人物——馮小寧。
專業從事勾調工作30余年,被譽為茅臺“八仙”之一,在勾調技藝上有著深厚的造詣,自投身釀酒事業起,馮小寧就對醬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師承茅臺酒廠一代宗師李興發之后,便跟隨醬酒之父李興發開始研究酒的秘密,揭示其神奇的魅力,深入理解每一滴醬酒背后所蘊藏的故事和情感。醬香白酒在馮小寧手中再度發揚光大,憑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付出異于常人的艱辛努力,積累無數次勾調得出的經驗與結論,先后擔任了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的技術專家和品評酒師專家委員會成員,成為醬酒勾調和品評的優秀傳承人。
同時,作為琺瑯彩醬酒工藝和技術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琺瑯彩醬酒正宗品質與口感的守護者。馮小寧深諳醬酒釀造的藝術,善于捕捉時間和溫度的微妙變化,她了解每一種原料的特性,從選料開始就注重細節,嚴格篩選茅臺鎮當地優質糯高粱,楊柳灣古井之泉水,采用高溫制曲,傳統固態發酵,歷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基酒窖藏等繁雜工藝,再經過盤勾、調勾、品勾,每一瓶面市的琺瑯彩酒,至少五年方成。
在馮小寧看來,勾調工藝就像是音樂創作,需要恰到好處的節奏與協調。每一種原料,每一道工藝,每一次勾調都是獨特的音符,而勾調則是將其組成韻律,構成完整的樂章。通過不同年份、輪次、風味特點的基酒進行組合調味、平衡酒體,使酒體具備琺瑯彩醬香獨有的風味特點,從而喚醒更為豐富飽滿的口感。
盡管馮小寧在勾調工藝上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她始終謙虛低調。她堅信,真正的卓越并非來自個人的成就,而是來自消費者對品質的認可。因此,她不僅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勾調醬酒,也一直致力于提升公眾對醬酒的認知,期待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和欣賞到琺瑯彩醬酒的魅力。
馮小寧勾調專研也使琺瑯彩醬酒呈現出獨特風味,不僅強化了琺瑯彩醬酒對于品質把控的決心和實力,更讓這款中國醬酒品牌擁有了更高端的形象與寓意,讓消費者能深深感受到琺瑯彩醬酒的精髓,將品酒藝術推向了新的境地。在如今以品質為王的醬酒時代,琺瑯彩醬酒的高端品質,永遠有著馮小寧女士這位守護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