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干酒的2015年半年報,是白酒上市公司第一份半年報,1-6月份老白干酒實現營業收入9.15億元,同比增長37.56%;凈利潤0.176億元,同比增長24%,扣非后凈利潤增長70%,EPS為0.13元;上半年銷售商品收到現金14.1億元,同比增長8%;預收款7.37億元,同比增長38.62%;存貨15億元,同比增長7%。
預收款被譽為白酒業績保障的“蓄水池”,老白干酒上半年預收款占半年收入的65%,是白酒板塊預收款比例最高的。預計全年收入增長30%左右,報表收入27億元左右,并在未來幾年也至少會保持這一速度增長。
2014年10月份,老白干酒在業內率先啟動混改,引進戰略投資者,捆綁經銷商、員工及管理層持股。定增實施后,經銷商持股占6.97%,兩名戰略投資者持股各占4.97%,公司員工及管理層持股3.09%。定增鎖定期為3年,管理層與股東利益一致,大大激發各方積極性,推動公司進入發展快車道。
衡水和石家莊成長為10億+級市場,邯鄲和邢臺為2億+級市場。公司確定唐山和保定兩個省內戰略市場,有望打造另兩個石衡市場,如此,省內將形成四駕馬車,實現“河北全面為王”的目標。河北白酒市場容量200億元左右,目前公司市占率僅15%左右,對標洋河、汾酒、四特和白云邊等其他省內強勢品牌占據4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仍有一倍以上的增長空間。省外市場執行“全面布局,重點突破”的戰略,確定河南和天津市場為省外戰略市場,以環河北為重點,打造幾個2億級別的市場。在內部機制轉變和激勵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公司收入目標達60億元可期。
公司連續幾年廣告費投入在4億元以上,其中央視媒體投入每年在2億元以上,持續的高投入大大提高了“衡水”老白干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采用“衡水老白干”和“十八酒坊”雙品牌運作。十八酒坊定位中高端,以40度左右為主,主流價位在100-300元之間,年銷售額占整體40%以上。高端衡水老白干主要以1915衡水老白干,古法年份20年和五星系列為主打,公司銷售價格80元-300元產品占65%,是最為穩健的“紡錘體”產品結構。
另外,公司2013年推出的“大小青花”系列令業界矚目,主打大眾酒價位,2014年銷售額即一舉突破4億元,3年內有望成長為15億元級別的大單品系列,成為公司大眾酒深耕的引擎和支點。
半年報顯示,老白干存貨達到15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公司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和創新能力,大大提升產品品質,一改消費者長期對衡水老白干“低端、高度”的認知。隨著京津冀國家戰略大發展的啟動,給河北省帶來幾萬億的大規模投資,白酒作為社交的潤滑劑,公司將長期受益于此。
公司實施混改引進兩家戰略投資者,一家為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另一家為業內久負盛名的咨詢機構公司,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同為4.97%。環河北周邊省份市場,沒有絕對強勢的白酒品牌,但白酒容量可達500億元以上,市場規模巨大,公司將瞄準環河北省級品牌,展開兼并收購的談判,明后年或將是關鍵時期。
我們期待公司的三個回歸:
第一是收入回歸,回歸到區域強勢品牌應有的收入規模,未來3-5年內,在激勵到位和預收確認收入前提下,公司將保持30%左右的收入增速,預計2018年達到60億元以上收入。
第二是業績回歸,自2014年半年報開始,公司的毛利率逐漸回歸到正常,一直維持在66%左右,而公司凈利率僅有1.95%,但行業整體凈利率水平在15%左右,對標區域強勢品牌洋河、汾酒和青青稞酒等上市公司,以及其他產品產品結構相似的酒企,老白干酒凈利率達到20%屬正常。
第三是估值回歸,考慮到公司前期因品牌戰略定位和激勵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影響,凈利潤低位徘徊,無法按PE估值,而按PS估值更為合理,對標其他二三線白酒上市公司4倍PS左右,考慮公司處于高成長期,且混改帶來業績釋放的高確定性,給予5倍PS估值,對應2018年收入60億元,市值300億元(暫沒對外延擴張帶來的非確定性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