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葡股份發布《關于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2016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問詢函》公告稱,公司連續十年以上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常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實現盈利;2016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過高,以及主要銷售片區數據缺乏細化等問題。據公告各項數據資料顯示,中葡股份目前正在面臨新的挑戰!
就相關問題作出說明
在中葡發布的《關于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2016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公告中指出,由于葡萄酒產業本身屬于長線產業,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該公司為建設釀酒葡萄基地和為配套基地進行規模化生產,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歷經多年將新疆天山北麓建造成為國內知名的釀酒葡萄產區,但也因此造成該公司較重的資金負擔,生產經營受到嚴重影響。
同時,中葡股份還稱,自2006年開始,受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金融緊縮政策影響,先后退出國際貿易、房地產和其他農業綜合開發等產業,以聚焦葡萄酒行業;特別是經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和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及政策調整,國內葡萄酒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持續下行,至今國內葡萄酒行業整體尚未走出低谷;此外,隨著近年來進口葡萄酒產品不斷滲透國內市場,導致葡萄酒行業整體競爭日益激化。
針對2016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過高問題,中葡股份指出,2016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總和為2.85億元,占本年營業收入2.65億元的107.5%,較同行業偏高的原因是由于葡萄酒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公司在行業內的市場占有率及品牌影響力偏低。同時隨著進口酒沖擊國內原酒和成品酒市場,國內品牌及地方性酒莊品牌的涌現進一步加劇區域競爭程度。為適應葡萄酒消費結構向大眾化轉變,產品比重由原酒、高端團購為主向中低端調整。此外,由于針對商超等渠道持續開展品牌推廣及市場布局活動,致使中葡股份相關費用較高。
葡萄酒業務有待提升
此前中葡股份發布的2016年業績公告中顯示,2016年中葡股份實現營收2.65億元,同比下滑12.7%;凈利潤收入0.13億元,同比下滑17.9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33億元。同時分行業來看,中葡股份主營業務中,酒類業務營收實現2.52億元,同比下降14.44%;其他業務營收實現0.06億元,同比暴漲68.57%。目前,酒類主業占中葡股份總體超90%,但該業務有待提升。
此外,中葡股份2013-2015年三年中,全年凈利潤分別實現0.16億元、0.1億元、0.16億元;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則分別虧損0.95億元、1.09億元、2.44億元。綜上可見,中葡股份2016年凈利收入未出現虧損,主要受該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強力帶動。而中葡股份主營業務呈現出逐年走低的態勢,非經常性損益已經成為該公司的重要支撐。
近幾年受進口葡萄酒沖擊,國產葡萄酒市場空間遭擠壓,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進入拼殺紅海。從企業角度分析,未來中葡股份是否會為改善葡萄酒板塊實行新動作或新布局才是該公司良性發展的關鍵。當然,面對新的問題,中葡股份也在進行積極的調整,一方面穩固新疆這一傳統的大本營市場,另一方面則開始著手內部的組織架構與產品結構及品牌定位等方面的調整。其2012年左右,中葡股份開始著力打造“尼雅”品牌,并力求將“尼雅”塑造為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相融合的品牌代表,期間在央視黃金時段、各大機場、中高端消費場所、戶外路牌等投放品牌傳播廣告,塑造品牌形象。2014年,更是邀請到國民男神吳秀波作為形象代言人,同時還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推出個性化產品。一方面,大力度傳播“尼雅”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向下游開拓銷售渠道,設定親民銷售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同時,依托明星效應實現借勢營銷,在與明星相關的各個場合,于無形中傳遞品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