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芳書記是一個精力旺盛且高瞻遠矚的人。”茅臺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稱。
個性鮮明、“鐵腕”,這是李保芳給外界留下的另一大印象。2018年春節前后,茅臺酒價格飆升,市場價格一度被“炒”高至2000多元以上。為了嚴懲哄抬茅臺酒價格的行為,茅臺集團以鐵腕手段連續懲罰多家違約經銷商。
“這兩年,茅臺集團對經銷商的處罰多是由李保芳決策推動的。”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另外,在茅臺集團“換帥”之后的第二天,茅臺醬香酒公司處罰了17家經銷商。
在李明看來,李保芳的“鐵腕”政策只能起到短期作用。長期來看,茅臺集團需要進行銷售體制和模式的變革。
金融被定為第二主業
如今,從茅臺酒廠正門進入后,一塊巨大的紅色標牌矗立在道路旁,上面寫著“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這句話是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對茅臺集團未來發展和目標作出的新指示。
這句話看似平常,但已給茅臺集團未來發展提出更高要求。今年1月11日,茅臺集團召開2018年度工作會,李保芳在會上作了《搶抓新時代機遇,踐行高質量理念,以苦干實干的作風和作為做好“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的講話。
李保芳提出:“2018年,我們要跳起來摘桃子。”“能快則快,不設上限,不留后路。”
按照李保芳的設想,2018年集團要實現含稅收入900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上繳稅收300億元,同比增長17%。“如果今年能實現900億元,明年我們就下決心努力拿下1000億元。”李保芳稱,年收入千億元的茅臺是可以實現的。
“所謂‘做足酒文章 ’,最重要和關鍵的就是把茅臺酒做到極致,嚴把質量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生產能力。所謂‘擴大酒天地’,就是要圍繞主業來延長產業的鏈條和拓寬產業弧。”李保芳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現在茅臺的體量很大,一年光利潤就有幾百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也一度超過萬億元,這在貴州省的經濟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相比于過去‘小船好掉頭’,現在更為重要的是未來5年乃至10年,茅臺集團向何處去?”李明稱,這是留給李保芳的一道“難題”,在這個戰略抉擇的時刻,戰略判斷比戰略執行更重要。
按照目前茅臺集團的“十三五”規劃,金融板塊被定位為茅臺集團的第二主業。去年,茅臺集團金融業務動作頻頻。茅臺集團旗下華貴保險、茅臺集團金融控股公司相繼開業。茅臺集團預計,到2020年,茅臺集團金融的資產規模近5500億元,營業收入近300億元。
“在戰略發展方向上,目前茅臺集團正在整理調研報告,后續可能對公司的‘十三五’規劃進行修訂。”茅臺集團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在多元化方面,茅臺集團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相比之下五糧液則走在了行業前面,值得茅臺集團學習借鑒。
茅臺酒不是“奢侈品”
5月11日下午,茅臺集團包裝車間旁,幾輛密閉式大卡車正在裝貨。不久后,其中一輛大卡車將從廠區大門出來,運往茅臺在國內的一些倉庫。
前來茅臺酒廠進貨的一名經銷商A說:“像這樣的大卡車都是運往外省的,一天得有幾十趟,每車的貨值達到數千萬元。”
包裝車間內,數十名身著白色廠服的工人正在流水線旁忙碌。“現在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工人們剛換班,所以你看到人要少一點。”10日中午,相關人士介紹,現在的包裝車間,不少環節都采用了自動化設備,可以減少不少人工。
不出意外的話,大卡車會去外省的某處倉庫卸貨。然后當地經銷商拿著提貨單,又再次裝車運往各店。
目前飛天茅臺酒價格處于高位,市場上可能出現假茅臺酒,這種現象容易引發用戶關注。
“確實,有些客戶會存在這樣的擔心。但是正規經銷商是不會這樣做的,如果被查出來,且不說報警,茅臺廠也是不會輕饒的。”經銷商A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咨詢多個線下零售渠道了解到,目前飛天茅臺酒價格在1650~1880元/瓶左右。
“在茅臺鎮,你只有兩個地方能以1499元/瓶的價格買到茅臺,還只能買兩瓶,一是茅臺大酒店、二是茅臺中國酒文化城,這兩地都是茅臺公司的。”經銷商B稱。
“高端酒不像飲料、汽水,它賣的是一種文化。”李明稱。李保芳本人對于打造“文化茅臺”也很重視。今年4月,李保芳率隊調研山東時就表示:“推進文化茅臺建設,提升服務質量,是茅臺集團2018年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價格不斷上漲,主打文化牌的茅臺,似乎正成為酒中的奢侈品。對此,李保芳很是警惕:“無論是在市場的開拓上,還是價格的制定上,都要把茅臺酒定位為‘人民群眾喝的酒’,而不是奢侈品的酒。”
從“做足酒文章”到“擴大酒天地”,在李保芳掌舵下,茅臺集團又將駛向何方?而這備受外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