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此前發布的《關于推進茅臺集團所屬企業上市工作的指導意見》,茅臺力爭到“十三五”末改造培育2~3個子公司上市;鼓勵各子公司自主選擇股權改制、增資擴股、合資合作、技術引進、重組上市等方式進行改革。
此次海南博鰲論壇上,在回答媒體關于混改方向和具體舉措的提問時,袁仁國表示,茅臺首先要引進戰略投資者;其次,混改的目的是生產力不斷發展,下面的公司爭取上市;第三,要進一步規范管理,把效益提高。
業界有消息稱,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方面,茅臺聚焦于“BAT”等少數足以比肩自身的巨頭,據傳百度已經被納入資本方范疇,而早早與茅臺展開合作的阿里系,自然更是位列“戰略投資者”之中,成為其首先拉攏的對象。
投資一個與自身有合作關系的電商公司,阿里會接招嗎?
實際上,除了擁有諸多直系電商企業之外,阿里系近年來針對新生代電商公司,多有投資舉措。2016年,阿里3億入股網紅電商企業“如涵”,使其估值暴漲15倍。
面對重要合作伙伴茅臺的邀約,阿里恐怕不會輕易拒絕。更何況,阿里可憑借自身的平臺與技術優勢,在促進茅臺電商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享受紅利。
瞄準技術支撐力
引入戰略投資、推動混改、獨立上市……茅臺積極吸引阿里參股的理由不止于此,尋求在發展電商過程中的技術支持,也同樣重要。
4月3日的座談會上,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王崇琳表示,茅臺集團要組建專門的項目團隊、要注重數據方面,分析數據合理利用。希望阿里巴巴團隊將茅臺酒與茅臺醬香酒的線上平臺分開,給醬香酒一個獨立的線上銷售平臺,推動年輕市場、文化市場,對于推動醬香酒的文化宣傳也有很大的幫助。
王崇琳同時表示,希望阿里巴巴幫助企業塑造、完善品牌。思考如何對年輕消費者做品牌推介和文化推介,白酒的消費具有特性,要將白酒厚重的歷史、文化品牌通過現在年輕人所能接受的方式來表現。
數據利用、塑造并完善品牌、面對年輕消費者……王崇琳的講話表明,在這幾個方面,茅臺將更為倚重阿里。
茅臺作為傳統型企業,正面臨著向數字化、電商化轉型的關鍵時刻,對先進的“數據庫”、“云計算”、“追溯體系”等技術存在著較大需求。
目前茅臺的電商板塊有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B2C的電商業務,由茅臺商城+近20個主流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如天貓、京東、蘇寧、唯品會等)構成;
另一部分即主打新商業生態的“茅臺云商”,是集B2B、B2C、020、C2B2F等于一體的營銷綜合性業務平臺。
2018年,茅臺集團將“云商”放在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指令經銷商加大“云商”銷售比重,試圖將此打造為融銷售、溯源、管控為一體的新型平臺,在功用日益多元、擔負任務模塊日益復雜的情況下,“云商”對新技術的要求將達到新的高度。
與此同時,通過電商平臺采集銷售數據、為消費者需求準確畫像、打造契合市場需求的精準化產品,同樣需要強大而多元化的技術作后盾。
業界認為,單純依靠茅臺電商公司本身,還不足以形成發展所需的技術支撐力。在這種情況下,有著深厚技術背景的阿里系,對茅臺電商公司的作用力大增。若能吸引其入股,使阿里從過去的深度合作者,變身為利益攸關者,將會刺激阿里對茅臺電商更多技術輸出,加快發展步伐。